袍套的拼音、解释、组词

袍套的简介:

páo tào
1.补服的别称。亦名外褂﹑外套。

  • AI解释

词语“袍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它通常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服装款式或现代某些特定场合下的穿着形式。根据字面意思来解析,“袍”是一种长衣,常见于中国古代;“套”则是指将某物包裹起来的意思。

详细解释

  1.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一种,尤其在明清时期较为盛行,常作为官员或贵族的正式服装。袍通常指的是上身的衣物,而下装称为“裙”或者“裤”,有时也会有褂子、马甲等。

  2. 袍套的功能和用途:在古代,某些情况下可能会穿着一种名为“袍套”的衣服。它可能是指为防止外衣(如袍)被雨水或尘土沾染而在外面再加一件防护性外套;也可能是一种特殊场合的礼服形式,例如帝王出行时使用的带有特定图案或者材质的罩衣。

  3. 现代含义:在现代,“袍套”这个词可能并不常见,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场景中可能会有类似概念的应用。比如,在戏剧、影视作品中为了角色形象设计而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服装样式;或是在一些传统节日或者庆典活动中所穿戴的一种象征性服饰。

造句

  1. 在古代宫廷剧《大明风华》中,皇帝出行时就穿了一件华丽的袍套
  2. 想象一下,在春节庙会上,一位穿着传统的袍套走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3. 戏曲演员在演出前换上了那件精致的袍套,增加了角色的神秘感。
  4. 为了解决御寒问题,在寒冷的冬日里,人们发明了一种可以将日常衣物换成更保暖的袍套的方法。
  5. 在古代婚礼上,新郎穿着华丽的袍套,显得格外英俊。

请注意,“袍套”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因此上述解释和造句中的应用较为宽泛。如果你有特定的历史或文化背景需要进一步讨论,请提供更多信息。

分词解释

páo

1 中式长衣:~子。长~。旗~。棉~。皮~。同~(旧时军人相称)。~泽(“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如“~~之谊”、“~~故旧”)。2 衣服的前襟:“反袂拭面,涕沾~”。

tào

1 罩在外面的东西:褥~。手~。外~。2 加罩:~裤。~袖。3 重叠的:~版。~耕。~种(zhòng )。4 装在衣物里的棉絮:被~。5 同类事物合成的一组:一~制服。~路。~数。~曲。配~。6 模拟,照做:~用。~语。生搬硬~。7 用绳子等做成的环:牲口~。圈~(喻陷害人的布置)。8 栓系:~车。9 用谎骗取:~取。~购。~汇。10 河流或山势弯曲之处(大多用于地名):河~。连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