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奂生上城的拼音、解释、组词
陈奂生上城的简介:
chén huàn shēng shàng chéng
短篇小说。高晓声作。1980年发表。农民陈奂生在城里做生意时,突然生病。县委书记发现后用自己的轿车送他去看病、住宿。当陈奂生在县招待所醒来时,为花费五元钱住宿而痛心,继而又感到十分荣耀。小说语言幽默,富有喜剧色彩。
短篇小说。高晓声作。1980年发表。农民陈奂生在城里做生意时,突然生病。县委书记发现后用自己的轿车送他去看病、住宿。当陈奂生在县招待所醒来时,为花费五元钱住宿而痛心,继而又感到十分荣耀。小说语言幽默,富有喜剧色彩。
- AI解释
《陈奂生上城》是著名作家高晓声的作品,发表于1978年。这是“陈奂生系列”小说之一,通过描绘一个农民在改革开放初期面对社会转型时的心态和经历,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现实与变迁。
词语解释
- 陈奂生: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淳朴、幽默而又具有时代特征的农民形象。
- 上城:意味着“进城”,这里的“城”指的是城市。对于陈奂生这样的农民而言,“上城”不仅是一次物质上的旅行,也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次重要转变。
造句
- 在《陈奂生上城》中,作者巧妙地通过陈奂生的视角展现了改革开放初期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异。
- 小说《陈奂生上城》里的主人公历经艰难,终于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的梦想。
- 每当提及那部著名的《陈奂生上城》,人们都会想起那个在城市面前显得既渺小又坚韧的农民形象。
- 通过对《陈奂生上城》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与心理变化。
- 在这部作品里,作者通过描述陈奂生的故事,不仅展现了个人经历的转变,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这些句子展示了《陈奂生上城》这部作品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以及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分词解释
陈
chén
1 排列,摆设:~列。~兵。2 述说:~述。~情。详~。~诉。~说。3 旧的,时间久的:~旧。~腐。~醋。推~出新。~~相因。~迹。~皮。4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淮阳县一带。5 中国朝代名,南朝最末的王朝。6 姓。
生
shēng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2 造出:~产。3 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5 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6 整个生活阶段:一~。平~。今~。7 发出,起动:~病。~气。~效。~花之笔。谈笑风~。8 使燃料燃烧起来:~火。9 植物果实不成熟:~瓜。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饭。~水。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疏。~客。~字。陌~。12 不熟练的:~手。13 未经炼制的。~铁。14 硬:态度~硬。~吞活剥。15 甚,深:~怕。~疼。16 正在学习的人:学~。门~。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医~。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老~。武~。19 词尾:好~休养。20 姓。
上
shàng,shǎng
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楼~。~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古。~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等。~策。~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山。~车。~升。5 去,到:~街。6 向前进:冲~去。7 增加:~水。8 安装,连缀:~刺刀。~鞋(亦作“绱鞋”)。9 涂:~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课。~班。11 拧紧发条:~弦。12 登载,记:~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晚~。桌~。组织~。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爬~来。锁~。选~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城
chéng
1 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称“女儿墙”)。~垛。2 都市:~市。~镇。~府(a.城市及官署;b.喻待人处世的心机,如“胸无~~”)。~邑。~乡。~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