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录的拼音、解释、组词

簿录的简介:

bù lù
1.事物的记录;典籍的目录。2.查抄登记(财产)。

  • AI解释

簿录》,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指的是官府或私人所保存的各种记录、账册和档案。这些记录不仅包括财政收支情况,还可能包含人员管理、土地分配等多方面的信息。“簿”通常指各种清单或者账簿,“录”则表示汇集整理后的记录,可以理解为一种系统化的文件集。

详细解释

  1. 簿:在古代中国文献中,常常指的是用来记录事务的纸张或册子。这些记录可能是财务收支、人员管理、土地权属等多方面的内容。
  2. :表示对上述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后形成的文件集。它既可以是官方文书也可以是私人档案。

5个造句

  1. 官府需要定期检查《簿录》以确保财政透明度和效率。
  2. 古代文人常常记录个人经历,形成了私家的《簿录》,作为家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历史学家通过研究古代官府的《簿录》,能够更好地了解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
  4. 在数字时代来临之前,《簿录》是信息保存和传递的主要形式之一。
  5. 为了便于查找,文官通常会对各种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系统化的《簿录》。

分词解释

簿

bù,bó

1 本子,册籍:~册。~记。~籍。~录。2 古代称公文、案卷:对~公堂。3 古代的仪仗侍从:~伍。卤~(古代帝王、后妃、王公大臣外出时的仪仗队。次序排列严格并明文著之于簿籍)。4 笏。

1 记载,抄写:记~。载~。抄~。~供。2 记载言行或事物的书册:语~。目~。回忆~。3 采取,任用:~取。收~。~用。甄~(经审查鉴别而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