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协商会议的拼音、解释、组词

政治协商会议的简介:

zhèng zhì xié shāng huì yì
1.我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全国性的组织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地方也有地方性的各级政治协商会议。简称政协。

  • AI解释

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特有的政治制度之一,通常是指中国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团体等各界代表人物参加的政治活动形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为国家的发展献计献策。

详细解释

  1. 性质与目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民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 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社会团体等,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3. 主要职能:包括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广泛听取不同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造句

  1. “在中国的政治体系中,《政治协商会议》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之一。”
  2. “作为一名民主党派成员,他一直积极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3. “为了更好地倾听民众心声,政府决定召开一次《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如何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4. “在每一次《政治协商会议上》,不同领域的专家都会分享他们的见解和建议,这对于制定政策至关重要。”
  5. “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不仅是对参政议政能力的一次检验,更是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智慧的机会。”

这些句子旨在从不同的角度展示《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国政治体制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分词解释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

zhì

1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2 整理:~河。~水。3 惩办:~罪。处(chǔ)~。4 医疗:~病。~疗。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蝗。~蚜虫。6 从事研究:~学。~史。7 安定:~世。~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府~。~所。9 姓。

xié

1 共同合作,和洽:~商。~定。~和。~调(tiáo )。~议。2 帮助,辅助:~助。~同。~理。

shāng

1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讨论:~量。~讨。~议。~定。~榷。~酌(商量斟酌)。相~。磋~。洽~。协~。2 买卖,生意:~业。~店。~界。~品。~标。3 古指行商(坐商为“贾”,后泛指做买卖的人,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人。~贩。~贾(gǔ ㄍㄨˇ)(商人)。~旅。4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数。5 中国朝代名:~代。6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相当于简谱“2”。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心宿”。8 姓。

huì,kuài

1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2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3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ū)~。省~。4 彼此见面:~面。~见。5 付钱:~账。~钞。6 理解,领悟,懂:~心,体~。7 能,善于:~游泳。~英语。8 机会,时机,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机~难得。9 一定,应当:长风破浪~有时。10 恰好,正好:~天大雨。11 一小段时间:~会儿。

1 意见,言论:~论。提~。建~。2 讨论,商量:商~。会~。协~。~案。~决。~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非~。恐招物~。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奏~。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