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格的拼音、解释、组词

拗格的简介:

ào gé
1.生硬不顺口。

  • AI解释

拗格》,这个词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特殊修辞手法,在诗词创作中较为常见,主要用于表达作者想要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目的。它通常指的是在诗句中故意打破常规的格律或音韵规则,使用不常见的平仄格式、特殊的押韵方式等,以增强语言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详细解释:

  • :在古汉语中,“拗”是指有意违反了传统的声律规则。
  • :指的是诗文的格式或者结构。“拗格”的意思是在诗歌创作时打破常规格律来追求特定艺术效果的一种形式。这种技巧常见于近体诗(如律诗和绝句)等讲究平仄对仗的作品中。

造句:

  1. 尽管他用了拗格,但诗句依然朗朗上口,富有韵味。
  2. 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就是典型的拗格,打破了常规的声韵规则,却别有一番风味。
  3. 在这首诗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拗格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境。
  4. 他的诗作中常常出现拗格,这种独特风格让人印象深刻。
  5. 这种拗格虽不常见,但正是因为它与众不同,反而让整首诗更加引人入胜。

通过上述解释及造句,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拗格”这一修辞手法。

分词解释

ǎo,ào,niù

弯曲使断,折:竹竿~断了。

1 划分成的空栏和框子:~子纸。方~儿布。2 法式,标准:~局。~律。~式。~言。合~。资~。3 表现出来的品质:~调。风~。人~。国~。性~。4 阻碍,隔阂:~~不入。5 击,打:~斗。~杀。6 推究:~致。7 树的长枝。8 至,来:~于上下。9 感通:~于皇天。10 变革,纠正:~非。11 某些语言中的语法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