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孤的拼音、解释、组词

托孤的简介:

tuō gū
把身后的孤儿相托给别人:白帝城刘备托孤。

  • AI解释

托孤》一词源自中国古代,特指君主或父母将国家、家族的重任交付给信任的人或子女的过程。在古代的语境中,“托孤”常常涉及到皇位继承的问题,即帝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将国事交给一位亲信大臣或宗族成员来处理和管理。

详细解释

  • 起源与背景:主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中,特别是在一些帝王病危或即将去世的背景下。帝王们会选择自己信任的人作为继承者,并将治理国家的大权托付给他。
  • 意义:“托孤”体现了对后世子孙或接班人的重托、期望和责任传递,同时也意味着受托之人承担着巨大的压力与风险。

造句

  1. 古代帝王在弥留之际,会举行一场庄严肃穆的仪式来“托孤”,选择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作为新的国家领导人。
  2. 战国时期,齐桓公临终前将江山社稷交付给了鲍叔牙,这就是“托孤”的真实写照。
  3.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在白帝城病危时,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来辅佐教育,这种行为被称为“托孤”。
  4. 皇帝驾崩后,新登基的年轻君主可能会举行一个特殊的仪式,正式接受“托孤”,意味着他将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5. 古时候帝王会通过“托孤”的方式,确保自己的家族或心腹能够延续其统治权,并稳定朝政。

这些句子展示了“托孤”这一历史概念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和象征意义。

分词解释

tuō

1 用手掌承着东西:两手~着下巴。2 陪衬,铺垫:衬~。烘~。3 承着器物的东西:~盘。4 寄,暂放:~身,~售。~儿所。5 请求、帮助:请~。恳~。6 借故推诿躲避:推~。假~。7 依赖:~福。~庇。8 委任:~付。委~。9 压强单位。

1 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儿。遗~。托~。~寡鳏独(孤儿,寡妇,无妻或丧妻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2 单独:~单。~独。~立。~僻。~傲。~茕(单独无依然)。~介。~身。~危。~芳自赏。~苦伶仃。~掌难鸣。~云野鹤(喻闲逸逍遥的人)。3 古代帝王的自称:~家。~王。4 古同“辜”,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