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尉平的拼音、解释、组词
廷尉平的简介:
tíng wèi/yù píng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1.亦作"廷平"。亦作"廷尉评"。亦作"廷评"。 2.官名,汉时为廷尉属官。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廷尉平四人:称左右平,秩六百石。东汉光武帝省右平,唯有左平一人,掌平决诏狱事。魏晋以后不分左右,直谓之廷尉评。北魏﹑北齐及隋各设廷尉评一人。隋文帝开皇三年罢。至炀帝及唐太宗时复置评事,属大理寺,但一般仍以"廷评"称之。
- AI解释
《廷尉平》这个词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或典故,而更可能是对某个具体人物、职位或者特定事件的一种描述。在古代中国,“廷尉”是负责审理刑狱案件,主持司法工作的重要官职;“平”则常表示公正、公平之意。“廷尉平”一般是指公正处理案件的廷尉。
若要构建五个关于“廷尉平”的造句,我将假设“廷尉平”代表一名公正无私、秉公执法的官员形象。以下是五个与之相关的句子:
- 在那个朝代,许多冤案得到昭雪,多亏了廷尉平这样清正廉明的司法官。
- 廷尉平在审理案件时总是能够查明事实真相,不偏不倚,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 为确保公正判决,那位廷尉平仔细研究了每一个细节,连微小证据都不放过。
- 然而,即便有这样一位正直的廷尉平存在,官场中还是难免会有一些勾心斗角的事情发生。
- 廷尉平面对着复杂案件时的冷静与智慧令人钦佩,他总是能够用实际行动维护法律尊严。
若上述句子未能直接反映您理解中的“廷尉平”具体含义或有其他特别需求,请进一步说明。
分词解释
廷
tíng
1 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地方:朝(cháo )~。宫~。~杖。~试(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对(a.在朝廷中当众对答;b.科举时代皇帝的殿试)。
尉
wèi,yù
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县~。都~。卫~。太~。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官。少~。上~。3 〔~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4 姓。
平
píng
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2 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列。~局。~辈。4 安定、安静:~安。~服。5 治理,镇压:~定。6 抑止(怒气):他把气~了下去。7 和好:“宋人及楚人~”。8 一般的,普通的:~民。~庸。~价。~凡。9 往常,一向:~生(a.从来;b.终身)。~素。10 汉语四声之一:~声。~仄。11 姓。12 〔~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