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流的拼音、解释、组词
徒流的简介:
tú liú
1.徒刑或流刑。
1.徒刑或流刑。
- AI解释
关于“徒流”这个词,实际上它并不是一个常见的独立词汇,而是在古代法律术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个组合词。在中国古代法律体系中,“徒”和“流”分别指的是两种不同的刑罚等级。“徒”一般指较轻的劳役刑;而“流”则指较为严重的流放刑。
详细解释: 1. 徒刑(Tu Xing): - 概念:在古代中国,徒刑通常是指将罪犯强制进行一定年限的劳动或从事其他形式的劳役。 - 期限:根据犯罪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徒刑的期限可能从一年到三年不等。
- 流放(Liu Fang):
- 概念:流放是指将罪犯从其居住的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居住或劳动的刑罚。
- 距离与时间:古代中国的流刑通常涉及较远的距离,有的可能会被发配到边疆地区。流刑的期限一般比徒刑更长。
造句举例: 1. 《史记》记载:“……犯人甲乙罪恶轻微,判为徒刑三年。” 2. “在秦始皇时代,凡盗窃之徒多处以流放至偏远之地。” 3. 司法官说:“根据罪行的轻重,我们决定对被告实施三年徒刑。” 4. 为了惩罚那些小偷小摸的百姓,统治者常常使用徒刑和流刑作为威慑手段。 5. 在古代中国,流刑不仅是一种惩罚,有时还被用作一种将人口迁移到边疆的方法。
以上是关于“徒”和“流”的解释以及一些包含这些概念的造句示例。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徒
tú
1 步行:~步。~涉。2 空:~手。3 白白地:~然。~劳无益。4 只;仅仅:家~四壁。5 从事学习的人:~弟。~工。学~。师~。6 同一派系或信仰同一宗教的人:信~。教~。党~。7 人(多指坏人):匪~。暴~。赌~。叛~。8 剥夺犯人自由的刑法:~刑。
流
liú
1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2 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3 传播:~言。~传。~芳。~弊。~毒。~行(xíng )。4 指江河的流水:河~。江~。溪~。激~。奔~。5 像水流的东西:气~。暖~。电~。6 向坏的方面转变:~于形式。7 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荒远的地方去:~放。~配。8 品类,等级:~辈。~派。9 指不正派: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