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骧(1858-1895)的拼音、解释、组词

徐骧(1858-1895)的简介:

xú xiāng (1858-1895)
清末台湾抗日武装首领。台湾苗栗人。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割让台湾,他组织抗日义军,任民团团长。日军侵台后,率领民团会同其他义军,在台中、嘉义等地屡败日军。后在台南阻击战中牺牲。

  • AI解释

《徐骧(1858-1895)》描述的是中国清朝末期的一位著名人物,徐骧。徐骧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爱国将领,以他的忠诚、勇敢和高尚的人格著称。

详细解释

徐骧,字仲智,号凤鸣,是清朝光绪年间的福建人。他早年投身军旅,在中法战争期间表现英勇,被授予举人称号,并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担任统领一职,参与了威海卫战役。尽管战败使中国遭受巨大损失,徐骧的忠诚与勇敢得到了广泛认可。

1895年的黄海海战之后,由于清政府对外政策和内部腐败无能,导致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徐骧积极支持义和团运动,并在随后与八国联军交战时表现出色。然而,由于双方实力悬殊,最终失败。尽管如此,他的爱国精神和英勇行为受到了中国人民的广泛敬仰。

造句

  1. 徐骧的事迹被后人铭记,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征。
  2.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徐骧以身作则,展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风貌。
  3. 尽管失败了,但徐骧和他所代表的那种忠诚与勇敢,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4. 我们学习历史时,不应该忘记像徐骧这样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人物。
  5.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也应当弘扬徐骧那种不畏强暴、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分词解释

1 缓,慢慢地:~步。~缓。~图。~~。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