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旨的拼音、解释、组词
得旨的简介:
dé zhǐ
1.得到圣旨。 2.得其主旨。
1.得到圣旨。 2.得其主旨。
- AI解释
词语“得旨”在古代汉语中指的是臣子或者下属得到皇帝或上级口头或书面的命令、指示的意思。通常情况下,它是指君主对臣属的一种指示性命令,多用于官场和历史记载中。“得旨”的使用范围相对较窄,常出现在一些正式场合或是特定的历史文献中。
详细解释
- 语源与背景:这个词语来源于古代中国,尤其是在封建社会里。当时皇权至高无上,臣民在得到皇帝的指示或命令后,会以“得旨”来表述。
- 使用场景:“得旨”通常用于描述臣子接到皇帝正式指令的情形,或者是地方官吏接收到上级下达的任务时的表达方式。
造句
- 明朝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得知圣上已有意废黜太子,便秘密地开始安排后事。
- 清初,康熙帝在处理边疆事务时,经常亲自撰写谕旨下发给各地方官员,要求他们认真执行。
- 唐太宗时期,魏征因直言进谏而多次受到批评,但他仍能“得旨”为国为民效力。
- 在南宋末年,文天祥被俘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最终在得到皇帝指示后英勇就义。
- 为了加强统治,秦始皇下令各地修建宫殿,全国上下纷纷“得旨”,迅速投入到大规模工程中。
以上句子中的情景虽然虚构,但可以清晰地体现出“得旨”这个词在历史背景下的使用方式和语境。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