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胀的拼音、解释、组词

滞胀的简介:

zhì zhàng
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现象。在通常情况下,经济危机时,商品积压,物价下跌;经济繁荣时,商品畅销,物价上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利用财政、税收、货币等杠杆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控,使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出现“滞胀”现象:在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失业大量增加的同时,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

  • AI解释

《滞胀》是一个经济学术语,具体解释如下:

滞胀(Stagflation)

  1. 定义: 滞胀是指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一种经济状态。这种情况下,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不前,失业率居高不下,而物价却在持续上涨。

  2. 特点:

  3. 经济增长减速甚至负增长。
  4. 高额的通货膨胀水平。
  5. 失业率较高。

  6. 成因: 滞胀可能是由于能源危机、生产成本上升、需求减少等多种因素导致。在这些情况下,供给和需求均受到抑制,从而影响了经济正常运行。

  7. 应对措施: 政府通常会采取紧缩政策来减缓通货膨胀,如提高利率;但这也可能进一步加剧经济停滞的情况。因此,在滞胀时期找到合适的平衡点非常困难。

  8. 历史案例: 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被认为是导致许多国家经历滞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下面提供五个使用“滞胀”一词造句的例子:

  1. 经济学家警告说,如果当前的趋势继续下去,可能会出现新的滞胀。
  2. 在那段时间里,尽管通胀率上升,但经济增长几乎停滞,引发了严重的滞胀问题。
  3. 政府试图通过调整政策来应对滞胀带来的挑战,以期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价格稳定。
  4. 历史上的几次滞胀都表明了在面对这种情况时保持经济灵活性的重要性。
  5. 专家分析认为,当前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未来发生滞胀现象。

这些句子旨在帮助更好地理解“滞胀”这个术语及其可能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分词解释

zhì

1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留。~销。~空。呆~。~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针。~下(痢疾的古称)。2 遗落:“此有~穗”。

zhàng

1 体积变大:膨~。肿~。热~冷缩。2 数量增加:通货膨~。3 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