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扑扑的拼音、解释、组词

灰扑扑的简介:

huī pū pū
1.土气,不显眼。 2.灰暗貌。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土头土脑,没见过世面的人。《儒林外史》第二二回:「董老爷看见了你这两个灰扑扑的人,也就够笑的了!何必要等你捧茶走错了才笑!」

词语“灰扑扑”是一个形容词,用于描述物体或环境带有灰尘、颜色暗淡或表面不干净的状态。通常用来描绘一种比较陈旧或者长时间未被清理的情形。

  • 基本释义:“灰扑扑”用来形容事物的颜色呈现为浅灰色且有轻微的尘土覆盖的感觉。

  • 这里“灰”指的是物体颜色上的一种浅灰色调,“扑扑”则强调了这些灰尘微小而众多,散落的状态,给人一种脏而不脏、旧而不破的印象。

  • 造句

  • 她家的老式壁炉被一层层的灰尘覆盖得灰扑扑的。

  • 他家院子里堆着一些灰扑扑的废旧家具。
  • 这间仓库里存放的一些材料因为长期未打扫,显得灰扑扑的。
  • 大清早的街道上还残留着昨天晚上的垃圾,看起来灰扑扑的一片。
  • 那个小角落里的书本堆得乱七八糟,上面满是灰尘,显得灰扑扑的。

分词解释

huī

1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经烧制后形成的产品:纸~。~烬。洋~。~飞烟灭。2 尘土:~尘。3 特指“石灰”:~墙。~膏。4 黑白之间的颜色:~色。~质(脑和脊髓的灰色部分)。~沉沉。5 志气消沉:心~意懒。

1 轻打,拍:~粉。~蝇。~打。2 击拂的用具:粉~。3 冲:~灭。~救。4 相搏击:相~。~跌。5 跌倒:~地。6 伏:~在桌上看书。7 杖,戒尺,亦为中国周代九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