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攘的拼音、解释、组词

熙攘的简介:

xī rǎng
1.见"熙熙攘攘"。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形容人来人往,忙乱纷杂的样子。【例】假日一到,各游乐区人车熙攘,好不热闹。

1. 形容人来人往,忙碌纷纭。明.孙仁孺《东郭记》第四四出:「曲传东郭非嘲讽,则索把齐人尊捧,君不见尽处熙攘名利中。」

熙攘》一词源自中国古代汉语,用以描述人群密集、热闹拥挤的状态。其主要含义是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繁华或喧闹的场景。“熙”意为光明、繁荣;“攘”则有拥挤之意。这个词常用于描绘市场、街市等地方的景象。

详细解释:

  1. 语源:“熙攘”中的“熙”字,可以追溯到周朝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表示火光明亮的意思,引申为光明或繁荣;而“攘”在古代多与人群活动有关。
  2. 用法:用来形容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场景。通常用于描述繁华的城市街道、市场或是节日庆典等场合的人群状况。

造句:

  1. 每逢周末,公园里总是熙攘一片,老人们在树荫下聊天,孩子们则在一旁追逐嬉戏。
  2. 周末的集市上熙攘非常,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选购。
  3. 商业街的熙攘热闹是这座城市活力的象征,每天都有不同的面孔在这里交汇、交流。
  4. 学校门口在放学时间总是熙熙攘攘,家长和孩子们都急切地想要回家或学校。
  5. 在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里,家家户户门前都会聚集起熙攘的人群,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

通过上述解释与造句的结合,可以更好地理解《熙攘》一词的具体含义及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1 光明。2 兴起,兴盛。3 和乐:~怡。~笑。4 古同“禧”,福,吉祥。5 〔~~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6 古同“嬉”,嬉戏。

rǎng

1 侵夺,偷窃:~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羊,而子证之”)。~夺。~窃。~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斥。~除。~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纷乱)。扰~。4 捋:~袂。~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