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垧的拼音、解释、组词
野垧的简介:
yě shǎng
1.指遥远的郊外。
1.指遥远的郊外。
- AI解释
《野垧》一词在古代文献中出现较少,且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收录。根据其组成字和常见的古文用法分析,“野”指野外、旷野;“垧”,据《说文解字》解释为田地的单位计量,即10亩为1“顷”,10“顷”为1“千”,而10“千”则称为“一垧”。从这两个词来看,《野垧》可能指的是荒郊野外或较为偏远且未被充分开发的土地。
详细解释
- 字面意义:结合“野”与“垧”的含义,推测《野垧》主要是指面积较大的野外或者半开发的农地。
- 历史背景:在古代文献中,“野”和“垧”经常联合使用,尤其是在描述荒野、未耕种土地或偏远区域时。这些地方通常自然环境较为原始,适合进行农业活动但较少被开发利用。
造句
- 古代诗人常常喜爱漫步于野垧之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壮丽。
- 在《山海经》中记载着一些隐秘的野垧之地,藏匿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 这片野垧上的野生植物非常丰富,吸引了许多研究者前来考察。
- 祖先们在野垧开垦了土地,种植了庄稼,才有了今日的繁荣。
- 保护好这些未被开发的野垧区域,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野”和“垧”的组合词《野垧》并非常见用语,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上述解释主要基于古代文献中的语言习惯及字面意义进行推测。
分词解释
野
yě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