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性休克的拼音、解释、组词

重力性休克的简介:

zhòng/chóng lì xìng xiū/xù kè
运动医学名词。指疾跑后立即站立不动而引起的晕厥症状。因突然停止运动,下肢毛细血管和静脉失去肌肉收缩时的节律性挤压作用,加上血液本身的重力,使血液大量积聚在下肢血管中而导致暂时性脑贫血。防治办法:疾跑后继续慢跑,逐步终止运动。当出现休克时,取平躺体位,使脑贫血缓解。

  • AI解释

在标准汉语中,并没有“重力性休克”这一词。可能您是指的是医学术语中的“体位性低血压”,这是一种由于身体姿势改变(例如,由躺或坐变为站立)导致的一时性的低血压现象,可能会引起头晕、眼花甚至晕厥等症状。这种状态与重力有关,因此有时被戏称为“重力性休克”。但严格来说这并不是医学术语的准确表述。

详细解释: 体位性低血压(Orthostatic Hypotension)是指当人体从卧姿或坐姿迅速转变为直立姿势时,由于血液暂时积聚在下肢,导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输出量不足以及外周血管阻力下降,从而引起的一过性的血压下降。这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如头晕、眼前发黑、甚至突然晕倒。

5个造句: 1. 他刚从床上坐起来就感觉一阵眩晕,可能是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重力性休克。 2. 老王站起身时感到头昏眼花,医生说这很可能是他体位性低血压造成的重力性休克现象。 3. 小明起床后立刻从床上坐起,差点因为重力性休克摔倒在地。 4. 妈妈今天突然感觉站立起来时有些头晕,怀疑是发生了短暂的重力性休克。 5. 李医生提醒病人,在改变姿势之前应当缓慢起身,避免因体位性低血压而引发类似重力性休克的症状。

请注意,“重力性休克”并非正式医学术语,上述内容基于对相关现象的理解和描述。对于具体症状或诊断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疗人员获取准确信息。

分词解释

zhòng,chóng

1 分(fèn)量较大,与“轻”相对:~负。~荷。~量(liàng )。~力。举~。负~。2 程度深:~色。~病。~望。~创。3 价格高:~价收买。4 数量多:~金聘请。眉毛~。~兵。5 主要,要紧:~镇。~点。~任。~托(国家重大的托付)。~柄。6 认为重要而认真对待:~视。尊~。器~。隆~。7 言行不轻率:慎~。自~。

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气。~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视~。生产~。控制~。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学。作用~。保守~。4 用极大的力量:尽~。~挫。~挽狂澜。5 姓。

xìng

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4 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xiū,xǔ

1 歇息:~整。~假。~闲。离~。2 停止:~业。3 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4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妻。5 不要:~想。~提。6 吉庆,美善,福禄:~咎(吉凶)。7 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归~。8 辞去官职:~官。

1 能够:~勤~俭。2 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3 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4 严格限定:~日。~期。~扣。5 消化:~食。6 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7 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其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约合一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