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素的拼音、解释、组词

野素的简介:

yě sù
1.犹质朴。

  • AI解释

词语“野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用词,它可能有特定的文化或文学背景。根据现有的资料,“野素”一词的含义和用法并不十分明确,但在一些古典文献中,它有时候被用来形容未经加工或未受文明影响的状态、性质或状态物。

详细解释

  1. 自然朴素:在某些情境下,这个词可能描述一种接近自然的本质或者没有经过过多修饰的状态。
  2. 原始简朴:从字面来看,“野”可以指野外的、未经开垦的地方;“素”则是指未加工或本来的样子。结合起来可能指的是未加雕琢的真实状态。

造句

  1. 这个手工艺品展现了民间艺人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其风格质朴无华,正如《野素》般原始而真实。
  2. 在自然环境中,每种植物和动物都保持着它们《野素》的本质,不受人类社会复杂规则的影响。
  3. 他笔下的山水画追求《野素》,力求展现大自然未经雕琢的美丽。
  4.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总是保持一种《野素》的风格,试图通过纯真的视角表达对世界的理解。
  5. 环境保护主义者倡导回归自然,《野素》的生活方式,即减少人为干扰,让自然界按照其规律运行。

请注意,由于“野素”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上述解释及造句基于对其字面意义的理解以及常见的语境推断。如果有更多具体的应用场景或文化背景信息可以提供更多帮助。

分词解释

1 郊外,村外:~外。~景。~游。~趣。~餐。~战。四~。郊~。2 界限,范围:分~。视~。3 指不当政的地位,与“朝(cháo )”相对:朝~。下~。在~。~史。4 不讲情理,没有礼貌:~蛮。粗~。5 巨大而非分的欲望:~心。6 不受约束:心玩儿~了。7 不是人工驯养或栽培的(动物或植物):~生。~兽。~味。~花。~菜。

1 本色,白色:~服。~丝。2 颜色单纯,不艳丽:~净。~淡。~妆。~雅。~描。3 洁白的绢:尺~(用绸子写的信)。4 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质。~养。~性。~友(真诚淳朴的朋友)。5 物的基本成分:色~。毒~。维生~。6 向来:~来。~常。~志。平~。7 白,不付代价:~餐。8 非肉类的食品,与“荤”相对:~食。~席。~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