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窝头的简介:
wō tóu/tou
亦作“窝窝头”。用玉米面、高粱面或别种杂粮面做的食物,略作圆锥形,底下有窝,故称。
亦作“窝窝头”。用玉米面、高粱面或别种杂粮面做的食物,略作圆锥形,底下有窝,故称。
- AI解释
《窝头》的详细解释
“窝头”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传统食品,由玉米面、小米面或高粱面等粗粮磨成粉后制作而成。它的制作过程通常是将这些粮食粉和水混合调制成糊状,然后放在特制的模子中压紧,或者直接用勺子挖入锅内蒸熟。
窝头的特点是口感较硬且带有轻微的粗糙感,在营养方面通常能够提供较为丰富的膳食纤维和其他微量元素。尽管制作简单、食用方便,但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如抗日战争期间),它被作为一种在物资匮乏时期人们常用的主食而广为流传和使用。
造句
-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百姓的生活极为艰难,一日三餐都只能靠窝头来充饥。
- 妈妈做的窝头虽然粗糙但很香,吃起来特别有味儿。
- 因为家境贫寒,他每天只有一顿窝头和咸菜充饥。
- 窝头是那个年代人们餐桌上的常见食品,它既是主食也是人们的记忆。
- 由于当地粮食紧缺,政府呼吁民众以玉米面为主料制作窝头来保障基本的食物供应。
分词解释
窝
wō
1 禽兽或其他动物的巢穴,喻坏人聚居的地方:~巢。鸟~。贼~。2 临时搭成的简陋的小屋:~棚。~铺。3 喻人体或物体所占的位置:~子。挪个~儿。4 洼陷的地方:酒~儿。心~儿。5 弄弯,使曲折:把铁丝~过来。6 藏匿犯法的人或东西:~主。~匪。~藏(cáng )。~脏。7 郁积不得发作或发挥:~火。~心。~风。
头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