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韦的拼音、解释、组词
室韦的简介:
shì wéi
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1.古族名。一译"失韦"。北魏时始见于史书记载,有五部,分布于嫩江及黑龙江南北岸地区。唐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额尔古纳河一带的蒙兀室韦是蒙古部的祖先。各部发展不平衡。部落由千户或几千户组成,首领号"莫贺咄"。自北朝以来,与中原地区关系密切,后曾服属突厥。契丹在建立辽国的过程中,室韦的一部分被合并入辽。参阅《北史.室韦传》﹑《旧唐书.室韦传》及《文献通考》卷三四七。
- AI解释
《室韦》一词主要来源于中国历史中的一个古代民族,指的是生活在黑龙江、嫩江流域及其附近地区的室韦部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室韦”作为一个族群的称谓也有所演变。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据史书记载,室韦最早出现于公元3世纪左右,居住在中国东北部和俄罗斯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他们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一个分支。
-
社会经济与文化特征:室韦以游牧为生,从事狩猎、捕鱼等活动。他们的社会组织形式多样,有的是以部落为单位进行活动。
-
历史影响:室韦与周边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在历史上,他们与契丹、女真等部族关系复杂,相互间既有冲突也有交流。到了宋朝时期,室韦的一部分被纳入辽国统治之下,并逐渐与其他族群融合。
造句
- 历史学家研究发现,古代室韦部落的迁徙路线至今仍对了解东北地区的历史有所帮助。
- 在现代电影《大漠风云》中,室韦民族的生活场景被生动地还原了。
- 关于室韦的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我们还需要更多的考古学证据来加以证实。
- 尽管室韦作为一个独立的族群已经消失很久,但其后代仍然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北等地。
- 室韦与契丹之间的冲突是辽朝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