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兵学员的拼音、解释、组词
工农兵学员的简介:
gōng nóng bīng xué yuán
1. 指“文革”中经推荐而进入大学、中专学习的学生,因来自于工人、农民、战士,故称。
1. 指“文革”中经推荐而进入大学、中专学习的学生,因来自于工人、农民、战士,故称。
- AI解释
《工农兵学员》这个词语在现代语境中并不常见,它通常出现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文学作品中。根据字面意义来看,“工”指的是工人;“农”指的是农民;“兵”指的是士兵。“学员”则是指正在学习的人。结合在一起,“工农兵学员”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工人、农民和士兵这三个社会阶层的受训人员的称呼,这种称谓可能出现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教育体系中。
该词语在现代语境中的使用较为少见,但如果要进行解释,它更多地体现在历史教育和社会运动背景下。以下是基于这一解释构想出来的五个造句:
- 在那个年代,工农兵学员是国家培养未来接班人的核心力量。
- 作为曾经的工农兵学员,他对于那段艰苦却光荣的学习经历始终记忆犹新。
- 现在虽然不再有专门的“工农兵学员”这一概念,但他们的精神和品质仍值得现代教育借鉴。
- 这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工农兵学员形象,展现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故事。
- 在参观旧址时,他向年轻一代讲述那个年代的工农兵学员是如何接受全面训练的。
分词解释
工
gōng
1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人。~人阶级。~农联盟。2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业。~业革命。3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作。~厂。竣~。4 工作量:记~。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个~。5 技术和技术修养:唱~儿。~夫(a.本领,造诣,亦作“功夫”;b.时间)。~力。6 细致,精巧:~巧。~整。~笔(中国画技法,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7 〔~尺(chǐ)〕中国古代一种记谱符号体系,有十个字: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相当于简谱的5671234567。“工”相当于“3”。8 善于,长于:~书善画。~于心计。
农
nóng
1 种庄稼,属于种庄稼的:务~。~业。~田。~产。~垦。~家。~忙。~民。~妇。~奴。2 种庄稼的人:贫~。菜~。谷贱伤~。3 姓。
兵
bīng
1 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士。~卒。~丁。~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法。~家。~机。~衅(战争的争端)。~书。~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荒马乱。~贵神速。
学
xué
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3 掌握的知识:~问(简称“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位。~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治~。~识。博~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说。哲~。数~。小~(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员
yuán,yún,yùn
1 人,工作或学习的人:~工。教~。演~。动~。复~。司令~。2 指团体组织中的人:成~。团~。党~。会~。3 周围:幅~辽阔。4 量词,常用于武将:一~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