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通政的拼音、解释、组词

左右通政的简介:

zuǒ yòu tōng/tòng zhèng
1. 官名。明朝在两京设置通政司,司设有通政使、左右通政等官。如:历两京左右通政。——《明史》。

  • AI解释

左右通政》,这一词汇并非一个正式或常见的古汉语术语,而是在一些文学作品、戏剧或是特定语境中出现的表达方式。从字面来看,“左右”通常指代“左右两边”,而“通政”则可理解为传达政令的意思。综合推测,这里的“左右通政”可能是指能够左右传递或解释政令的人士,或者是掌握大权、具有极大影响力的官员。

详细解释

  1. 左右:在古代汉语中,“左”和“右”常常用来表示方位,同时也象征着权力的两侧或者不同的意见、策略。
  2. 通政:“通”,传递的意思;“政”,指的是政治事务或命令。“通政”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传达政务或命令。

综上所述,《左右通政》可能指的是能够影响甚至改变政令走向的人,或是拥有广泛影响力的官员。不过,在正式的历史文献、法律文本等中,并没有直接以这种方式表述的记载,因此这一解释更偏向于一种文学化或比喻性的解读。

造句

  1. 在这个朝代里,只有少数几位左右通政的大臣才能真正地影响国家决策。
  2. 他不仅精通政务,还善于察言观色,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左右通政之臣。
  3. 这位宰相左右通政的能力非常强,朝廷内外的事务几乎都由他一手操办。
  4. 想要在朝廷中获得成功,就必须先学会左右通政的艺术。
  5. 他的谋略不仅在于军事,在于政事上也能左右通政,深受君主赏识。

分词解释

zuǒ

1 面向南时,东的一边,与“右”相对:~手。~方。~右。~膀右臂。2 地理上指东方:山~。江~。3 指政治思想上进步或超过现实条件许可的过头思想和行动:~派。~翼。~倾。4 斜,偏,差错:~脾气。~嗓子。5 降低官职:~迁。6 古同“佐”,佐证。7 姓。

yòu

1 面向南时,西的一边,与“左”相对:~手。~边。2 地理上指西方:山~。江~。3 指政治思想上保守或反动的:~倾。~派。~翼。4 古代称等级高的:~族。~职。无出其~(没有高过它的)。5 崇尚,重视:“窃以~文兴化,乃致治之所先”。6 古同“侑”,劝酒,劝食。7 古同“佑”,帮助,偏袒。

tōng

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风。~天。~气。~宵。~行。~过。~衢。贯~。四~八达。曲径~幽。2 懂得,彻底明了:~晓。~彻。~今博古。~情达理。3 传达:~令。~讯。~报。~告。~知。~缉。~谍。4 往来交接:~敌。~商。~邮。~融。~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沟~。5 普遍、全:~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论。~体。~身。~读。~常。~病。~盘。普~。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奸。私~。

zhèng

1 治理国家事务:~治。~府。~党。~权。~纲。~策。~令。~绩。~见。~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局。~变。参~。议~。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邮~。民~。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