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金束矢的拼音、解释、组词

钧金束矢的简介:

jūn jīn shù shǐ
1.铜三十斤﹐箭一束。古代狱讼双方致官之物。金者取其坚﹐矢者取其直。及断﹐胜者官司还其金﹑矢﹑败者则没入。语本《周礼.秋官.大司寇》﹕"以两造禁民讼﹐入束矢于朝﹐然后听之。以两剂禁民狱﹐入钧金﹐三日乃致于朝﹐然后听之。"孙诒让正义﹕"故《易.噬嗑》为狱讼之象﹐其九四爻辞云'得金矢'﹐又六五云'得黄金'﹐即谓讼得直而归其钧金束矢也。"

  • AI解释

词语释义

钧金束矢”是一个成语,出自于古代文献。根据字面解析,“钧”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礼器或权衡器具;“金”通常指铜或青铜等金属;“束矢”则是成捆的箭。因此,“钧金束矢”这个词组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的礼器或者仪式。

然而,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并且没有直接对应的典故或者明确解释。根据其字面意义推测,它可能象征某种庄重、规范的行为或物品,常用来形容珍贵或有特殊意义的事物。

造句

  1. 古代的祭祀仪式上用到的“钧金束矢”,不仅代表了对祖先的尊敬,更寓意着国家和人民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
  2. 在这场盛大的庆典活动中,“钧金束矢”被用来象征吉祥与和平,表达出人们对美好未来的祈愿。
  3. 博物馆里展示了一件珍贵的“钧金束矢”,它见证了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以及人们对于秩序和规范的崇尚。
  4. 作为一件重要的文物,“钧金束矢”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其历史价值不可估量。
  5. 这个传统节日里,村民会用上“钧金束矢”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以此寄托大家共同的美好愿望。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中,“钧金束矢”这一成语并不常见且缺乏明确的典故支持。因此在具体运用时应考虑到语境与背景,确保其合理性和准确性。

分词解释

jūn

1 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千~一发(一根头发挂着三万斤重的东西,喻极其危急)。雷霆万~之势。2 制陶器所用的转轮:陶~(亦喻造就人材)。3 乐(yuè)调(diào):~弦。4 敬辞,用于对尊长或上级:~安。~鉴。~座。

jīn

1 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2 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通称(汞除外)。:~属。五~(旧指金银铜铁锡)。合~(两种或多种金属混合而成的金属)。~文(铸或刻在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旧称“钟鼎文”)。3 钱:现~。基~。挥~如土。4 指兵器或金属制的乐器:~革(兵器甲铠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声(a.钲声;b.钟声)。~鼓(锣鼓)。5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6 喻尊贵、贵重、难得、持久、坚固、有光泽等:~兰(友情深)。~刚(梵语意译,喻牢固、锐利、能摧毁一切)。~瓯(a.盛酒器;b.喻疆土完整)。~城汤池。7 一些动、植物因颜色似金而得名:~鱼。~乌(太阳)。~龟。~丝猴。8 中国朝代名:~代。9 姓。

shù

1 捆住,系:~缚。~装(整理行装)。~发(fà)。~之高阁。~手无策。2 量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修(十条干肉,原指学生送给老师的礼物,后指给老师的报酬)。3 聚集成一条的东西:光~。电子~。4 控制,限制:~身。无拘无~。5 事情的结末:收~。结~。6 姓。

shǐ

1 箭:流~。弓~。有的(dì)放~。~镞。2 誓:~志不渝(发誓立志,永不改变)。3 正直:~言(正直的言论)。4 陈列:“公~鱼于棠”。5 施布:“~其文德”。6 古代投壶(一种娱乐活动)用的筹。7 同“ 屎 ”,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