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仗的拼音、解释、组词

闹仗的简介:

nào zhàng
1.方言。吵架。

  • AI解释

闹仗》,这是中国传统民间的一种习俗活动,又被称为“闹社火”、“耍龙灯”。它通常在春节期间或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举行。主要是为了庆祝丰收、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和吉祥如意。这种活动结合了戏剧表演、舞蹈、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

详细解释:

  • 起源:起源于古代中国的祭祀仪式。
  • 内容:“闹仗”通常包括舞狮、舞龙、踩高跷、打太平鼓等丰富多彩的内容。演员们身穿艳丽的服装,通过各种表演和活动来活跃气氛,增加节日氛围。
  • 意义:除了娱乐目的外,“闹仗”还是一个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可以增强社区内的凝聚力。

造句:

  1. 村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孩子们兴奋地参与了热闹的“闹仗”表演。
  2. 每年元宵节,老城区都会举行盛大的“闹仗”活动,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
  3. 尽管天气寒冷,但村民们依然热情洋溢地投入到“闹仗”的准备中,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4. 闹仗”中的舞狮表演,不仅增添了节日气氛,也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不少快乐。
  5. 每到春节,“闹仗”活动就是我们家的传统项目之一,全家总动员一起参与其中。

分词解释

nào

1 不安静:~市。热~。2 搅扰:~心。~腾。3 戏耍,耍笑:戏~。~洞房。4 发生(疾病或灾害):~病。~事。~水灾。5 发泄,发作:~气。~情绪。6 生机勃勃,旺盛,声势浩大,热火朝天地搞:红杏枝头春意~。~元宵。

zhàng

1 兵器:仪~。明火执~。2 拿着兵器:~剑。3 战争:打~。胜~。4 凭借,依靠:倚~。仰~。~恃。~义执言(为了正义说公道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