唆激的拼音、解释、组词

唆激的简介:

suō jī
1.撺弄挑动。

  • AI解释

词语“唆激”是一个较为口语化的表达,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具有特定的意义。它通常指通过挑拨离间、煽动等方式促使双方产生争执或矛盾的行为。“唆”有唆使、怂恿之意;“激”则含有激发、刺激的意思。综合起来,“唆激”的含义是故意引起不必要的争端或冲突。

造句

  1. 小明和小华本来关系不错,但因为小强经常在背后对他们俩进行唆激,导致两人逐渐疏远。
  2. 老板与员工之间出现了误会,这是某些同事从中作梗、刻意唆激的结果。
  3. 在调解小组的努力下,双方终于停止了相互唆激,恢复了平静和谐的关系。
  4. 他非常反感那些喜欢在朋友间唆激矛盾的人。
  5. 经过这次事件,他们深刻意识到不要轻易被他人唆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和损失。

注意事项

虽然“唆激”一词的使用频率不高,在一些特定的情境下可以用来描述某些行为。不过,它的用法应当谨慎,因为它往往带有负面含义,并可能涉及对他人或事态发展的不当影响。在正式或者规范的语言环境中,可能会选择使用更加温和、中立的说法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分词解释

suō

挑动别人去做坏事:~使。教(jiào )~。调(tiáo)~。

1 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荡。~浊扬清(冲击污水,让清水上来,喻打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2 冷水突然浇淋或冲、泡食物:~酸菜。3 鼓动,使人的感情冲动:刺~。~励。4 感情冲动:感~。~动。~昂慷慨。5 急剧的,强烈的:~烈。~进。6 过分直率:~厉。~切。7 〔~光〕某些物质的原子中的粒子受光或电刺激,使低能级的原子变成高能级原子,而辐射出相位、频率、方向等完全相同的光,称“激光”。亦称“莱塞”、“镭射”。8 〔~光器〕产生激光的装置。9 〔~素〕内分泌腺分泌的物质。亦称“荷尔蒙”。10 鲜明:唇如~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