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缩的拼音、解释、组词
干缩的简介:
gān/gàn suō/sù
1.失去水分而收缩。
1.失去水分而收缩。
- AI解释
《干缩》这个词通常指的是物体因失去水分而收缩或缩小的现象。在不同的情境中,这个词可以指不同的对象,如木材、土壤、某些化学物质等由于干燥导致体积减小的过程。
详细解释:
- 定义:干缩是指材料或结构因为失水而发生体积减少和变形的物理过程。
- 成因:通常是由于水分蒸发或者被吸收后的再次丧失,使得原本膨胀的分子链相互靠近,从而导致物体收缩。这个现象在自然界的许多有机物中都有体现。
- 影响因素:
- 环境湿度:干燥环境会加速干缩过程。
- 材料特性:不同材料对水分的亲和力不同,其干缩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 温度变化:温度升高会导致蒸发加快,进而加剧干缩现象。
造句:
- 因为长期暴露在干旱环境中,这根木头已经严重地干缩了,几乎只剩原长的一半。
- 在进行植物盆栽时需要注意避免土壤过度干燥导致的干缩问题。
- 这些纸张因为保存不当,经历了长时间的空气流通和环境湿度变化而干缩变形。
- 某些类型的木材在加工过程中会经历自然干缩,这需要精确控制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尺寸稳定。
- 当水分从土壤中蒸发时,它会导致土壤干缩,并可能影响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
这些造句展示了《干缩》这一概念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分词解释
干
gān,gàn
1 触犯,冒犯,冲犯:~扰。~涉。~预(亦作“干与”)。森然~霄。2 追求,求取,旧指追求职位俸禄:~禄。~仕。3 关连,涉及:~系。互不相~。4 盾,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大动~戈。5 古代用以记年、记月、记日、记时(亦作编排次序)的十个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支。6 涯岸,水边:“河之~兮”。7 个数:若~。8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跟“湿”相对:~燥。~柴。9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饼~。豆腐~。10 枯竭,尽净,空虚:~尽。~杯。11 副词,空,徒然,白白地:~着急。12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拜认的亲属:~亲。13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我又~了他一顿。14 〈方〉慢待;置之不理:把客人~在一旁。15 〔~将(jiàng)〕古剑名。16 姓。
缩
suō,sù
1 向后退,往回收:退~。畏~。~手(喻不敢再做下去)。~手~脚(喻做事顾虑多,不大胆)。2 由大变小,由长变短:收~。伸~。压~。~减。~小。~编。~微(指利用照相技术等把文字图像缩成极小的胶卷复制品)。3 捆束:“~版以载”。4 直,理直:“自反而~,虽千万人,吾往矣”。5 滤酒去渣:~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