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子舞的拼音、解释、组词

师子舞的简介:

shī zǐ wǔ
1.狮子舞。汉民族的一种民间舞蹈。自汉代起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今一般由两人扮演大狮子,一人扮演小狮子,另一人扮演武士以彩球逗引。

  • AI解释

《师子舞》,这个词组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指的是“狮子舞”,这是一种在中国及亚洲部分地区流行的民间舞蹈。狮子舞是春节期间的重要传统活动之一,象征着驱邪避凶、带来好运和繁荣。它由表演者穿上狮头衣进行模仿狮子的动作。

详细解释

  1. 定义:师子舞即为狮子舞,是一种通过舞蹈形式展现狮子形象的艺术表现。
  2. 起源与发展:据传起源于汉朝,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文化和精神的传承。
  3. 表演特点:通常由两个人合作完成,一人扮演狮头(又称“生”),一人扮演狮尾或称作“背”。在表演中,舞者需展现出狮子的各种动态和神态,如跳跃、翻滚等动作。
  4. 文化意义
  5. 象征意义: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威严与力量的象征,师子舞因此常被用来表达祝福与吉祥的愿望。
  6. 社交功能:在春节或其他传统节日里,通过师子舞表演可以增进邻里间的交流和情感联系。

造句

  1. 在春节期间,村子中央的大广场上将举行一场盛大的狮子舞表演,以祈求来年的幸福安康。
  2. 这位民间艺术家擅长于狮子舞的创作与编排,使得他所参与的每一项活动都充满激情和活力。
  3. 小明非常痴迷于师子舞文化的研究,他经常参加各类关于这项传统艺术的学习交流会。
  4. 师子舞不仅是一项极富观赏性的表演艺术,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5. 每当听到锣鼓声响起时,大家就会立即聚集起来观看精彩的狮子舞表演。

分词解释

shī

1 教人的人:老~。导~。~傅。~生。~徒。~德。良~益友。好(hào )为人~。2 擅长某种技术的人:工程~。医~。技~。3 效法:~法古人。4 榜样:~范。5 指由师徒或师生关系产生的:~母。~兄。~弟。~妹。6 对和尚或道士的尊称:法~。禅~。7 军队:会~。出~。8 军队的编制单位,团或旅的上一级:~长。~座。9 一国的首都:京~。10 姓。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

1 按一定的节奏转动身体表演各种姿势:~蹈。~技。~姿。~会。~剑。~女。~曲。~台。2 耍弄:~弊。~文弄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