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立之年的拼音、解释、组词

当立之年的简介:

dāng lì zhī nián
指三十岁。

  • AI解释

当立之年》实际上并不是一个直接存在的成语或固定词汇,而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短语。"当立之年"通常用来指代某个年龄段的人。具体解释如下:

  1. “当立”:原意为应当设立、确立,也可以引申为正当的、合适的。
  2. “之年”:指的是某一特定年龄或阶段。

综合起来,“当立之年”可以理解为某个人生阶段或是某个年龄段,在这个时期,个人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具体使用的年龄范围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所不同,但通常用来指代成年初期到成熟期之间的某个阶段,比如二十几岁或三十几岁。

造句

  1. 小明今年25岁,正处在当立之年,他决定从现在开始更加努力工作,为家庭和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老王的孩子已经到了当立之年,他经常提醒孩子要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有担当的人。
  3. 李华在公司的新项目上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在这个当立之年的机遇面前,她希望抓住每一个机会来提升自己。
  4. 张伟虽然年纪不大,但他已经在多个领域展现了卓越的能力和潜力,对于他来说,27岁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当立之年
  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当立之年,在这个时期,大家应该更加珍惜时间,认真规划未来,为实现人生目标而努力。

这些造句展示了“当立之年”可以用来描述一个人在某个年龄阶段应有的状态和所承担的责任。

分词解释

dāng,dàng

1 充任,担任:充~。担(dān )~。~之无愧。2 掌管,主持:~家。~权。~政。3 正在那时候或那地方:~时。~代。~初。~今。~即(立即)。~年。~街。~院。4 面对着:~面。~机立断。首~其冲。5 相称,相配:旗鼓相~。~量(liáng)。6 应该:应~。理~。老~益壮。7 抵敌:万夫不~之勇。8 判罪,意为处以相当的刑罚:该~何罪。9 顶端,头:瓦~。10 象声词,金属撞击的声音。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nián

1 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一~。三~五载。2 每年的:~会。~鉴。~利。~薪。3 一年的开始:~节。新~。4 有关年节的(用品):~画。~礼。~货。5 时期,时代:近~。~华。~号(a.帝王用的纪年名称;b.公元纪年名称)。~限。~深日久。6 收成:~成。~景。~谨。荒~。7 岁数:~纪。~事(岁数)。~高。~轮。8 人一生所经年岁的分期:幼~。童~。青~。壮~。中~。老~。9 科举时代同年考中者的互称:~兄。~谊(同年登科的关系)。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