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公如家的拼音、解释、组词

忧公如家的简介:

yōu gōng rú jiā
担忧公事,就像担忧家事一样上心。

  • AI解释

词语“忧公如家”出自中国古代文献,意指一个人像关心自己的家庭一样去忧虑国家和公众事务。这里的“公”指的是公共利益或国家大事,“家”则代表个人的家庭。

详细解释

  • 核心含义:“忧公如家”的意思就是把为公众利益、国家大事担忧的情感比作对自己家庭的责任感。它强调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士人的一种高尚情操。

  • 哲学基础:这一理念蕴含了儒家思想中的社会责任观。在儒家文化中,个人不仅应考虑自己的家族,还应该关心更广泛的公共事务和社会福利。

造句示例

  1. 在担任地方官员期间,他始终秉持“忧公如家”的精神,时刻关注民生疾苦,致力于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
  2. 虽然这次改革可能会给他的公司带来短期的经济损失,但他依然坚持推进,因为这符合“忧公如家”的理念。
  3. 李老师退休后,仍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忧公如家”的价值观念。
  4. 作为一家跨国企业的CEO,在推动公司发展的同时,他也不忘承担起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忧公如家”是他一直奉行的原则。
  5. 在抗洪抢险中,许多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他们的行为生动诠释了“忧公如家”的精神内涵。

分词解释

yōu

1 发愁:~愤。~惧。~烦。~惶。~急。~煎。~思(➊忧念;➋忧愁的思绪)。~戚。杞人~天。2 可忧虑的事:~患。内~外患。乐以忘~。高枕无~。3 指父母之丧:丁~。

gōng

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3 国家,社会,大众:~共。~安(社会整体的治安)。~众。~民。~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开。~报。~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三~(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子。~主。6 敬辞,尊称男子:海~。包~。诸~(各位)。7 雄性的:~母。~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外~(外祖父)。9 姓。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jiā,jia,jie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3 居住:“可以~焉”。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8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10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