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满的拼音、解释、组词

排满的简介:

pái/pǎi mǎn
1.旧指推翻清朝统治。

  • AI解释

排满》,这个词组最初是清末民初时期对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反满情绪的反映,指的是排除或驱逐满族人(即清朝统治者)的政治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中,“排满”往往与推翻清朝、建立共和政体相联系,是一种民族主义思潮的表现形式。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排满》这一词语源于中国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激化背景下。清朝统治者是来自东北的满族人,而汉人和其他非满族民族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上长期受到压制。
  • 社会含义:“排满”不仅是一种政治诉求,还包含着对不平等社会结构和制度变革的强烈愿望。它体现了人民对于摆脱外来压迫,追求自由、民主和独立的渴求。

造句:

  1. 在辛亥革命前夕,许多汉族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运动,他们高呼“排满”口号,渴望推翻清朝统治。
  2. 历史学者在研究这段时期的历史时指出,“排满”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格局和民众的意识。
  3. 为了实现国家独立与富强,很多革命志士积极传播“排满”的理念,为辛亥革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4. 这场以“排满”为目标的运动最终取得了胜利,在1912年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成立。
  5.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排满”成为了人民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重要方式和口号。

请注意,“排满”的概念在现代语境中可能带有敏感性或历史遗留问题,因此使用时应谨慎,并且尽可能从客观公正的历史角度出发来理解和表述。

分词解释

pái,pǎi

1 除去,推开:~出。~斥。~水。~外。~挤。~山倒海。~忧解难。2 摆成行列:~列。~队。~字。~印。~笔。~场。3 排成的行列:~头。前~。4 军队的编制单位,“班”的上一级。5 练习演戏:~戏。6 竹或木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木~。竹~。~运。

mǎn

1 全部充实,没有余地:~足。~意。充~。饱~。美~。~腔热血。琳琅~目。~载而归。2 到了一定的限度:~员。~月。不~周岁。3 骄傲,不虚心:自~。志得意~。4 十分,全:~世界(到处)。~堂灌。~天飞。~园春色。5 使满,斟酒:~上一杯酒。6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等省和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族。~文。~汉全席。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