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雠的拼音、解释、组词

敌雠的简介:

dí chóu
1.仇敌。

  • AI解释

敌雠》一词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是指敌人或仇人,它反映了古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的一种极端对立态度。这个词组中的两个部分分别是“敌”和“雠”。具体解释如下:

  1. 敌:指作战对峙的双方或相互对抗的人或物。
  2. 雠(chóu):在古代汉语中特指仇人、怨家,后来逐渐与“敌”字结合使用。

敌雠》这个词组常用于表达强烈的对立关系或是长期的仇视状态。它强调了这种关系的不可调和性。

造句

  1. 自古以来,两个国家之间若结下了《敌雠》,往往难逃战争的命运。
  2. 历史上,张飞与曹操之间的《敌雠》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矛盾。
  3. 父亲因为年轻时的一场误会,与叔父结下了深刻的《敌雠》。
  4. 古代的《敌雠》之情往往不仅仅是一般的对抗或竞争,而是带有浓厚的个人恩怨色彩。
  5. 这两家企业由于市场份额的争夺,已经陷入了长期的《敌雠》状态。

以上句子中的“《敌雠》”一词被用来描述一种强烈的对立关系,这种关系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

分词解释

1 有利害冲突不能相容的:~人。~方。~寇。2 指敌人:~后。~情。~酋。~特。轻~。克~制胜。3 抵挡:寡不~众。4 相当:势均力~。匹~。~手(能力相等的对手)。5 仇视:~意。“诸侯~王所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