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节的拼音、解释、组词

警节的简介:

jǐng jié
1.古代帝王出行时﹐仪仗队振动符节。警﹐通"惊"。

  • AI解释

看来您提到的是“警节”一词,但根据常见的汉语词汇,“警节”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可能您想表达的是“警戒时节”或者是有误字的情况。在古代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可能会使用到类似的说法,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为了更准确地回答您的问题,我将假设您可能是想要询问与“警戒节令”或者“时节警戒”相关的内容。

解释:

  • 警戒: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或不利情况保持警惕。
  • 时节:指特定的季节、时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用来指代四季中的某个时期,或是其他重要时间节点。

因此,“警节”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特定的时间节点上采取警戒措施,以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常见,并且具体应用情况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

造句:

  1.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台风季节,政府提前发布警节通告,提醒市民做好防洪准备。
  2. 在冬季来临之前,相关部门会对供暖系统进行全面检查,以防出现故障,这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时节的一种警节措施。
  3. 为确保春节期间的安全稳定,各地警方加强了巡逻力度和安全排查工作,这是对节日时期进行的一次警节安排。
  4. 学校在每年的开学季都会举行安全教育活动,提醒学生注意校园内的安全隐患,这也是一种针对特定季节所做的警节准备。
  5. 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不同的作物生长阶段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例如在小麦播种前检查土壤墒情、施肥情况等,这些都是对农作物成长周期中的重要环节进行的一种警节保障。

以上是基于“警戒时节”的概念进行的解释和造句。如果您指的是其他确切含义,请提供更多信息以便进一步准确回答您的问题。

分词解释

jǐng

1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卫。~世。~告。~戒。~备。~惕。~省(xǐng )(警惕醒悟)。2 需要戒备的事件或消息:~号。~报。~钟。3 感觉敏锐,见解独到:~句。~觉(jué)。机~。4 国家维持社会秩序和治安的武装力量:~察。~士。

jié,jiē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3 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令。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日。6 礼度:礼~。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奏。~拍。~律。8 操守:~操。晚~。变~。高风亮~(高尚的品德和节操)。9 省减,限制:~省。~制。开源~流。10 略去,简略:~选。~录。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使~。12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