谴让的拼音、解释、组词

谴让的简介:

qiǎn ràng
1.谴责﹔责备。

  • AI解释

谴让》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从字面拆解来看,“谴”有谴责、贬责之意,“让”有谦让、推辞的意思。综合来看,“谴让”有时可以理解为一种含有批评或责备的推诿或不接受行为。

详细解释

  1. 含义:通常用于描述在某种情况下,某人不愿意接受责任或者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后果,并通过委婉的方式表达出这种态度。
  2. 语境:多出现在官场、职场等正式场合中,带有较为官方的语气和文言色彩。如古文中常用来形容官员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或拒绝承担责任的情形。

造句

  1. 在这次会议中,张经理试图推脱自己的责任,但是他的下属坚决不同意他的“谴让”态度。
  2. 面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失误,部门负责人选择了谴让,不愿承担任何个人责任。
  3. 小李因为工作繁忙想要推辞参加公司组织的慈善活动,但他知道这可能会被认为是一种不合作的表现,因此决定暂时进行谴让
  4. 为了保证任务顺利完成,王经理拒绝了同事提出的将任务全部“谴让”给他的建议。
  5. 在项目组内部,小张对于某项关键工作表示愿意承担主要责任,但其他成员纷纷进行了谴责和推辞(即“谴让”),最终导致了团队合作的不和谐。

注意事项

由于“谴让”这个词并不常见,在实际运用时要根据上下文来调整其表达方式,避免误解。如果需要更准确地传达这一概念,可以考虑使用如“推卸责任”、“推辞重任”等更为常见的词汇。

分词解释

qiǎn

1 责备:~让(斥责)。~责。2 贬谪:~谪。

ràng

1 不争,尽(jǐn)着旁人:~步。~位。谦~。2 请:~茶。3 许,使:不~他来。4 任凭:~他闹去。5 被:~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转(zhuǎn )~。7 闪避:~开。当仁不~。8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9 古同“攘”,侵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