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阳草的拼音、解释、组词

起阳草的简介:

qǐ yáng cǎo
1.韭菜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菜一.韭》。

  • AI解释

在现代汉语中,“起阳草”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并没有被正式收录于常用词典之中。不过,在一些文学作品或者特定的文化背景里,这个名字可能会出现,具有特殊的意义或象征。

如果“起阳草”是在某种文学作品、游戏设定或是特定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则它的含义可能带有象征性或隐喻意义,比如代表生命力、希望等正面寓意的事物。在缺乏具体语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假设它是一个创造性的命名或者特指某物。

基于这种背景假设,“起阳草”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能够给予新生或者增加生机的虚构植物,名字中的“起阳”可能意味着其能促进阳光或积极能量的增长。

以下是五个造句示例(以假设性含义进行构建):

  1. 小镇上流传着一种传说,说是在荒废的土地上长出了一种神奇的“起阳草”,只要触摸它,就能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2. 他仿佛看到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花——起阳草,在逆境中顽强地挺立着,这让他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勇气。
  3. 在这场战斗中,“起阳草”成为了战士们的精神寄托,无论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心中有“起阳草”,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4. 她把一盆精心照料的“起阳草”摆在窗台上,让它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希望能为家人带来好运和安康。
  5. 他编写了一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如何在困境中发现并守护着一株不起眼但充满力量的“起阳草”,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分词解释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床。~立。~居。~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身。~运。~跑。3 开始:~始。~码(最低限度,最低的)。~步。~初。~讫。~源。4 拔出,取出:~锚。~获。5 领取(凭证):~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伏。~劲。~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风。~腻。~敬。~疑。~义。~诉。8 长出:~痱子。9 拟定:~草。10 建造,建立:~房子。白手~家。11 群,组,批:一~(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一~案件。13 自,从:~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掀~。兴(xīng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经得~检验。

yáng

1 明亮。2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之道。阴~二气。图形:⚊(U+268A)。3 指“太阳”:~光。~面。~历。向~。夕~。4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在中国湖南省衡山之南)。洛~(在中国河南省洛河之北)。5 温暖:~春。6 外露的,明显的:~沟。~奉阴违。7 凸出的:~文图章。8 关于活人的:~间(人世间)。~宅。~寿。9 带正电的:~极。~电。~离子。10 男性生殖器:~痿。11 古同“佯”,假装。12 姓。

cǎo

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茅~。水~。花~。~鞋。~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原。~坪。~行露宿。~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料。柴~。稻~。3 粗糙,不细致:~率(shuài )。~鄙(粗野朴陋)。~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拟。~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野。~莽。~寇。~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