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军之将的拼音、解释、组词

败军之将的简介:

bài jūn zhī jiàng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语本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指战败的将领。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汉书˙卷三十四˙韩信传:广武君辞曰:臣闻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若臣者,何足以权大事乎!

1. 语本《礼记.射义》:「贲军之将,亡国之大夫,与为人后者,不入;其余皆入。」指战败的将领。《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汉书.卷三四.韩信传》:「广武君辞曰:『臣闻「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败军之将不可以语勇。」若臣者,何足以权大事乎!』」

败军之将》是一个成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军事上遭受失败的人或事物,具有贬义。字面意思为“失败军队中的将领”,意味着一个领导失败后的军队的指挥官。

详细解释:

  1. 词意来源: 该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然不伐之将,必败之将。”这里的“不伐”即指没有进行有效的军事征讨和攻伐。
  2. 引申含义:败军之将”不仅用来形容在战场上失败的将领,也可泛指任何在某方面遭遇失败后,再无能力或资格去承担领导、指导等职责的人或事物。它强调的是因为过去的失败而失去了继续担任职务的能力或机会。
  3. 情感色彩: 负面评价居多,含有对失败者的轻视和不信任。

以下是使用《败军之将》的五个造句:

  1. 在那次战役中,他作为指挥官,最终因策略失误导致全军溃败,成了一个真正的“败军之将”。
  2. 战后会议上,将军被批评为“败军之将”,他的领导能力受到了严重质疑。
  3. 他的失败是因为不擅长处理突发状况,现在被视为典型的“败军之将”。
  4. 这个项目的失败让我们意识到当初选的项目经理是个不合格的“败军之将”。
  5. 尽管他之前有过光辉战绩,但这次的失败已经让他成为众人眼中的“败军之将”。

这些句子展示了成语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方式。

分词解释

bài

1 输,失利,不成功,与“胜”相对:~北。~退。~绩(❶连队溃败;❷事业的失利)。~诉。~笔。~局。两~俱伤。2 战胜,使失败:大~敌军。3 毁坏:~坏。~露。4 解除,消散:~火。~毒。5 破旧,衰落,腐烂:~絮。~落。~兴(xìng )(情绪低落)。腐~。叶残花~。

jūn

1 武装部队:~威。~服。行(xíng )~。~功。~犬。~备。~纪。~衔。~阀。~令状。异~突起。溃不成~。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大~。

zh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7 往,到:“吾欲~南海”。

jiāng,jiàng

1 快要:~要。~至。~来。即~。2 带领,扶助:~雏。扶~。~军。3 拿,持:~心比心。4 把:~门关好。5 下象棋时攻击对方的“将”或“帅”。6 用言语刺激:你别~他的火儿了。7 保养:~养。~息。8 兽类生子:~驹。~小猪。9 顺从:~就(迁就,凑合)。~计就计。10 又,且:~信~疑。11 助词,用在动词和“出来”、“起来”、“上去”等中间:走~出来。12 刚,刚刚:~~。~才。13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