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钺的拼音、解释、组词

秉钺的简介:

bǐng yuè
1.持斧。借指掌握兵权。

  • AI解释

《秉钺》中的“秉”是持、握的意思,“钺”是一种古代兵器,形状似斧,通常用于象征权力或作为礼仪之用。因此,“秉钺”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手持钺这种兵器,但在古文中更多时候是用来指代持有兵权或者掌握军政大权的人。

详细解释

  • 意义:秉钺多用来形容某人执掌军事或政治上的重要权力。
  • 历史背景:古代中国将“钺”作为象征权威的重器,在某些情况下,“秉钺”也意味着一个人被赋予了指挥军队、镇压叛乱等重要的军事职责。在文书中,“秉钺”也可能用于描述官员或将军,以强调其权位的重要性。

造句

  1. 历史场景重现:“昔者周武王克商之时,曾有大将秉钺率军平定八方,功绩卓著。”
  2. 比喻用法:在现代语境中使用时可以进行适当的夸张或比喻,“作为公司的领头人,他如同手持重兵的将军,秉钺引领着团队走向成功。”
  3. 文学表达:“彼时天子登基,大赦天下,百官皆齐集,独见将军秉钺而立,英气逼人,一派威严。”
  4. 古代小说引用:在描述古装历史剧或武侠小说的情节中,“只见那英雄人物手持大钺,昂首挺胸,面如重霜,正所谓秉钺之士,气势恢宏。”
  5. 象征意义:“王侯将相,非一般也。他们或执掌朝政,或统帅三军,皆可称为秉钺之人。”

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体现了古文中词汇的丰富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现代语境中展现了其灵活多样的应用可能性。

分词解释

bǐng

1 拿着,持:~烛。2 掌握、主持:~正。~公。3 古代容量单位,一秉合十六斛。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