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头赤足的拼音、解释、组词

科头赤足的简介:

kē tóu chì zú
科头:不戴帽子。露着头,光着脚。形容困苦或生活散漫。

  • AI解释

词语《科头赤足》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不穿衣服或不穿戴整齐的样子。其中,“科头”是指不戴帽子;“赤足”则是指光着脚。

详细解释:

  • 科头:这里主要指的是没有戴着帽子,有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将头发散开或松散,不过在古代文献中更多用来表示人没有戴帽子。
  • 赤足:指的是双脚裸露在外,也就是不穿鞋子。
  • 整体上,《科头赤足》这个词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非常简陋或者粗犷的生活状态、态度或是情境。它也常常被用作文学表达中的修辞手法,来增加文字的表现力。

造句:

  1. 这位流浪汉衣衫褴褛,科头赤足地站在街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2. 在那个贫困年代,很多人只能过着科头赤足的生活。
  3. 小说中描述的那个山林中的隐士,经常是科头赤足,披发而卧。
  4. 看到他那身打扮,显然是刚从田间劳作归来的农夫,科头赤足,满脸汗水。
  5. 为了体验民间疾苦,他故意装扮成一个衣衫破旧、科头赤足的流浪者。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的分类单位:狮子属于猫~。槐树是豆~。2 机关内部组织的划分:~室。财务~。3 学术或专业的类别:~目。学~。文~。外~。4 古代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举。~甲。~第。登~。5 判定(刑罚):~处(chù)。~罚。6 古典戏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笑~。~白。7 古同“棵”。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

chì

1 红色,比朱色稍暗的颜色:~血。~字。2 真诚,忠诚:~诚(极其真诚)。~忱。~子(纯洁无暇的初生婴儿,古代亦指百姓)。~胆忠心。3 空无所有:~手空拳。~地千里。4 裸露:~脚(光脚)。

1 脚:~下(对对方的敬称)。~迹。~球。~坛。失~。高~(敬辞,称别人的学生)。举~轻重。画蛇添~。2 器物下部的支撑部分:鼎~。碗~。3 充分,够量:~月。~见。~智多谋。4 完全:~以。~色。5 值得,够得上:不~为凭。微不~道。6 增益:以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