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嫡的拼音、解释、组词

立嫡的简介:

lì dí
1.亦作"立适"。 2.太子或宗子以正妻所生子充当。

  • AI解释

《立嫡》是中国古代宗法制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在家族或宗族内部确立正统继承人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通常会选择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作为未来的继承人,以确保家族权力、财产和地位的合法传承。

详细解释

  • :确立。
  • :指妾媵中正妻的地位,与“庶”相对。在古代宗法社会,正妻所生育的儿子被称为嫡子或嫡孙,享有较高的继承权和社会地位。

因此,“立嫡”的核心在于通过正式的程序确认正妻所生之子为家族继承人,这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命运,更关乎整个家族的延续和发展。

造句

  1. 在封建社会中,《立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仪式,它决定了一个家庭未来的走向。
  2. 父亲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立嫡》,确定长子继承家业,以确保家族利益不受损害。
  3. 社会学者研究发现,在某些地区,《立嫡》的习俗仍然存在,并对当地的社会结构产生着深远影响。
  4. 为了维护家族和谐稳定,《立嫡》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古代中国各个阶层的家庭中。
  5.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摒弃了《立嫡》这种旧式做法,但在一些传统观念浓厚的地方,仍能看到其残余的影响。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立嫡”这一概念及其在历史和文化背景中的作用。

分词解释

1 站,引申为竖起来:~正。~柜。~足(①站得往脚;②处于某种立场)。~场。屹~。顶天~地。2 做出,定出:建~。设~。树~。~意。~此存照。3 存在,生存:自~。独~。势不两~。4 马上,即刻:~时。~刻。~等。5 姓。

1 封建宗法制度中指正妻:~庶。2 正妻所生的:~子。~出(正妻所生,区别于“庶出”)。3 亲的,血统最近的,封建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正支:~亲。~嗣。4 系统最近的,正统的:~系。~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