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寅的拼音、解释、组词
戊寅的简介:
wù yín
1. 六十甲子第十五位。如:自戊寅年。(此指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清·袁枚《祭妹文》。
1. 六十甲子第十五位。如:自戊寅年。(此指乾隆二十三年即1758年。)——清·袁枚《祭妹文》。
- AI解释
《戊寅》是干支纪年中的一种,是中国传统的农历系统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历法中,“天干”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个字组成;“地支”则由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字构成。其中“戊”属于天干,“寅”属于地支,两者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纪年单位。
在干支纪年体系中,《戊寅》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年份,按照60年的周期重复循环。例如,在中国的农历体系中,某一年如果被标记为“戊寅年”,那么六十年后的同一天也会被称为“戊寅年”。
造句
- 历史学家研究了《戊寅学潮》期间学生们的抗议活动。
- 文物专家通过考古发现判断,这批瓷器可能是出自于《戊寅纪年的晚期》。
- 在《戊寅年》的春季,江南地区迎来了第一场春雨。
- 《戊寅革命》是辛亥革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变革。
- 古籍收藏家们在《戊寅月》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书籍修复工作。
请注意,“戊寅”作为年份,在不同的周期循环中会重复出现。上述造句中的“戊寅学潮”、“戊寅革命”等是假设情景,实际上并没有这样的特指事件。若要具体到某一年的具体历史事件,请提供更详细的信息或特定的历史背景。
分词解释
戊
wù
1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