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田的拼音、解释、组词

行田的简介:

xíng/háng tián
1.赋田,授田。 2.谓经行于田间。

  • AI解释

行田》一词在古代中国文献中指的是考察农田、了解土地情况或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活动,通常由官员或者贵族带领人员执行。这种做法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反映了古人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土地资源的管理。

详细解释

  1. 含义行田主要是指到田野里观察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土地肥沃程度以及水利设施等。这不仅是为了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也是为了记录土地情况、规划农田分配及实施赋税制度的重要手段。
  2. 目的:通过亲自下田考察,官员可以更直观地掌握实际情况,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决策失误;同时也能更好地了解农民的生活状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以便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

造句

  1. 在古代,皇帝会派官员去行田,以了解全国的土地情况。
  2. 历史上著名的《吕氏春秋》中曾记载了先贤们如何行田的故事。
  3. 汉朝时期,朝廷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行田活动,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4. 通过这次行田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地的土壤类型及作物种植情况。
  5. 行田不仅是一项重要的农事活动,也是古代官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些句子展示了“行田”在古代中国社会中的多重含义和重要性。希望这些解释和例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一词语及其应用场景。

分词解释

háng,xíng

1 行列:字里~间。罗列成~。2 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3 步行的阵列。4 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5 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6 行业:同~。各~各业。7 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棉袄。~几针。

tián

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野。耕~。2 和农业有关的:~家。~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