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枲的拼音、解释、组词

胡枲的简介:

hú xǐ
1.草名。

  • AI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胡枲”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指两种不同的事物:一种是“胡”的某种衍生词或误写;另一种可能是“枲”,与麻有关的一种植物。但为了更准确地回答您的问题,我们主要来解释“枲”。通常,这个词特指用于纺织的麻类植物。

详细解释: 1. 枲(xī):在古代中国文献中,“枲”指的是粗生的麻,主要用于编织和制绳等用途。这种麻与汉代常见的苎麻、大麻有所不同,在质量上较低,但因其广泛分布而成为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

  1. 从字形分析来看,“枲”的左边是“艹”,意味着它是一种植物;右边的“系”提示了它的使用价值,与捆绑或绳索有关。整体而言,“枲”在古代文献中更多地用于描述粗质的麻纤维及其制品。

造句: 1. 古代织布工艺中,农民们常常需要用手工采摘胡麻的枝叶,以获得制作衣服所需的枲。 2. 这些粗劣的衣服是由未经过精炼处理的枲所织成的,质地粗糙且容易破损。 3. 胡地那边的人们,自古以来就依靠种植和收获枲为生,编织出各种生活必需品。 4.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时代里,人们不得不穿著用粗质麻布(如枲)制作的衣服度过寒冬。 5. 尽管胡麻纤维比精挑细选的苎麻要差很多,但在紧急情况下,它依然是纺织者们获取原料的一种途径。

分词解释

1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人。~服。~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2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椒。~瓜(黄瓜)。~琴。~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3 乱,无道理:~来。~闹。~吹。~言乱语。4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取禾三百廛兮?”5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须。6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7 巷、小街道称“胡同(tòng)”(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8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