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奴的拼音、解释、组词

牧奴的简介:

mù nú
1.对放牧者的蔑称。 2.从事放牧的奴隶。

  • AI解释

在汉语中,“牧奴”通常指的是被雇佣来放牧牲畜的人,他们在古代社会或某些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往往处于低贱的地位。这里“牧”是放养的意思,“奴”在此处可能带有较为负面的意味,指的是奴隶或地位较低的社会成员。

需要注意的是,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更为积极和尊重的语言来描述这些劳动者的身份和社会角色,而避免使用任何可能造成歧视或者不平等感觉的词汇。因此在实际应用时,可以考虑使用诸如“牧工”、“放牧工人”等更为准确且礼貌的说法。

造句

  1. 古代的游牧民族中,牧奴是重要的社会组成部分。
  2.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牧奴的地位非常低微,他们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权利。
  3. 研究历史时我们应避免使用带有偏见色彩的语言,如“牧奴”,而应采用更为客观和包容性的术语。
  4. 尽管牧奴的社会地位不高,但他们对于维持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5. 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人们不再称从事放牧工作的劳动者为“牧奴”。

分词解释

1 放养牲口:~童。畜~。~场。放~。游~。~民。~歌。~群。2 治:~民(治理人民)。3 古代治民之官:州~。

1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隶。~婢(男女奴仆)。~颜婢膝。~性。2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役。~使。3 使人甘受奴役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