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纸的拼音、解释、组词

皮纸的简介:

pí zhǐ
1.用皮做的纸。佛教传说如来修菩萨行﹐曾剥皮为纸﹐拆骨为笔以书写经典。 2.用桑树皮﹑楮树皮等制成的一种坚韧的纸。

  • AI解释

《皮纸》,在中国文化中通常指的是采用树皮作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一种纸张,也被称为“皮纸”或“藤皮纸”。它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手工造纸技术的产物。由于其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树皮(尤其是松柏类植物的树皮)等特殊材料,因此与传统的以竹、木为原料的普通纸有着不同的特性。皮纸的特点包括质地坚韧、耐久性好、吸水性强等特点。

在传统用途上,《皮纸》因其良好的防潮性和韧性常被用于书写、绘画以及制作包装等,尤其是在南方多雨地区,能够较好地保持书籍和文件不受到潮湿的影响。

造句:

  1. 古籍修复专家们选用了一张年代久远的皮纸来修补这本清代的手稿。
  2.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每一张皮纸都显得尤为珍贵。
  3. 我家乡有一种独特的手工制作工艺,专门用来生产皮纸。
  4. 他拿出一本用古法制造的皮纸装订成的书籍,向大家展示了传统造纸技艺的魅力。
  5. 那张被时间尘封了数十年的皮纸,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黄色光芒。

通过上述造句可以更好地理解“皮纸”的使用场合和文化价值。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分词解释

1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毛。2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3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封~。书~。4 表面:地~。5 薄片状的东西:豆腐~。6 韧性大,不松脆:花生放~了。7 不老实,淘气:顽~。8 指橡胶:胶~。~球。9 姓。

zhǐ

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醉。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一~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