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兰铁路的拼音、解释、组词
包兰铁路的简介:
bāo lán tiě lù
从内蒙古包头经宁夏银川到甘肃兰州。长1006千米。1958年建成通车。基本沿黄河两岸修筑,并穿越腾格里沙漠。东接京包线,为沟通华北、西北的重要干线之一。
从内蒙古包头经宁夏银川到甘肃兰州。长1006千米。1958年建成通车。基本沿黄河两岸修筑,并穿越腾格里沙漠。东接京包线,为沟通华北、西北的重要干线之一。
- AI解释
包兰铁路的详细解释
包兰铁路(Baotou–Lanzhou Railway),简称“包兰线”,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南北向铁路干线,位于中国北方地区。该线路北起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附近的包头市(即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南至甘肃省省会兰州市,全长约990公里。
这条铁路穿越了中国的一些重要地形区域和自然景观,包括内蒙古高原、宁夏平原等。在历史上,它对于促进中国的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包兰铁路的建设始于1952年,经过多次扩能改造,现已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货物运输线之一。它连接了中国的多个重要城市,如呼和浩特、银川和兰州,不仅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加强了国家间的物资流通和交通运输网络。
造句
- 物流优化:自从包兰铁路的开通后,当地的农产品通过这条便捷的交通线路快速运往全国各地。
- 历史意义:包兰铁路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重要工程之一,见证了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
- 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包兰铁路沿线多个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这条铁路承担起了更多的货运任务。
- 文化交流:借助于包兰铁路提供的便利条件,东西部地区间的文化、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
- 运输效率提升:通过改造升级后的包兰铁路,货物运输速度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分词解释
包
bāo
1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2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3 装东西的袋:书~。皮~。4 容纳在内,总括在一起:~括。~举(总括)。~容。~涵。~罗万象。无所不~。5 总揽,负全责:~销。~揽。6 保证:~赔。~在我身上。7 约定的,专用的:~饭。~工。8 围:~围。~剿。9 一种带馅的蒸熟的面食:~子。糖~儿。10 身体上肿起的疙瘩:脓~。11 姓。
兰
lán
1 指“兰草”和“兰花”:~艾(“兰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谱(结拜盟兄弟时互相交换的帖子,上写各自家族的谱系。兰有香味,喻情投意合)。~摧玉折(喻贤人夭折,后多用来哀悼人不幸早死)。2 古书上指“木兰”。3 古同“栏”,家畜圈(juàn )。4 古同“斓”,斑斓。5 姓。
铁
tiě
1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2 形容坚硬:~拳。~军。~骑。金戈~马。~汉。~蹄。~腕。3 形容确定不移:~铮铮。~的纪律。~证。4 形容刚正:~面无私。5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着脸。6 黑色:~骊。~青。7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8 姓。
路
lù
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思~。生~。出~。~子。~数(shù)。3 方面,地区:外~货。各~人马。4 种类:一~货色。5 大,正:“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筚~。乘~。7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