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如指掌的拼音、解释、组词

了如指掌的简介:

liǎo rú zhǐ zhǎng
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

  • 成语典
  • 简编版
  • 修订版
  • AI解释

1. 瞭,明白、清楚。指掌,指著自己的手掌。「了如指掌」表示对事情的了解如手掌般的清楚。语本《论语.八佾》。后用「了如指掌」比喻对事情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一目了然」

2. 《论语.八佾》或问禘1>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解〕 (1) 禘: 音ㄉ|ˋ,泛称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的各种重大祭典。

3. 鲁国是周朝大功臣周公旦的封邑。周公曾辅佐武王讨伐商纣,又协助成王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使天下大治。后来周天子为感念周公的功劳,于是特准鲁国于周公之庙举行原只有帝王才可主持的禘(ㄉ|ˋ)祭。但是,因为一般人都不曾见过这样的重大祭典,所以完全不了解禘祭的进行方式,于是向孔子请教,但孔子不愿回答,便说:「不知也。」这是因为当时鲁国宗庙灵位配祀等名分颠倒,不合周礼,违逆了孔子对礼教的坚持,所以孔子故意避而不谈这方面的问题。然后他又指著自己的手掌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这句话则是说:若真有人能说出禘礼的确实情况,那他就是个知礼的人,如此,则对于治理天下的方法,就像对自己手掌般清楚而且易于掌握。后来「暸如指掌」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对事情的状况了解得非常清楚。

1. 本指天下事如掌中物,易于了解。后比喻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语本《论语.八佾》。【例】她们已是十几年的老朋友了,对彼此的好恶当然是了如指掌。

1. 本指天下事如掌中物,易于了解。语本《论语.八佾》:「『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后比喻对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荡寇志》第三三回:「虽未出兵打仗,而战阵攻取之法,了如指掌。」也作「了如指掌」、「了若指掌」、「了若指掌」。

《了如指掌》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对某件事情了解得非常清楚、透彻,就如同自己的手指一样熟悉,没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对某一领域或情况有极其深入和全面的理解。

【详细解释】: - 成语:了如指掌 - 拼音:liǎo rú zhǐ zhǎng - 释义:像手指那样清楚明白。 - 近义词:熟记于心、胸有成竹、烂熟于心 - 反义词:一无所知、懵懂无知

【造句示例】: 1. 小王对市场上的最新产品了如指掌,这得益于他勤奋的学习和深入的市场调研。 2. 专家们对疾病传播途径了如指掌,在疫情爆发时能够快速制定出有效的防控措施。 3. 老师对课本内容了如指掌,能够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4. 在这次项目中,项目经理了如指掌整个项目的流程和关键节点,确保一切顺利进行。 5. 他作为公司的元老级员工,对公司文化及业务运作机制了如指掌,在公司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造句可以更直观地看到成语在实际应用中的使用方式与语境。

分词解释

liǎo,le

1 明白,知道:明~。一目~然。2 完结,结束:完~。~结。3 在动词后,与“不”、“得”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看不~。办得~。4 与“得”、“不得”前后连用,表示异乎寻常或情况严重:那还~得!

1 依照顺从:~愿。~意。~法炮制。2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此。~是。~同。~故。~初。游人~织。3 比得上,及:百闻不~一见。自叹弗~。4 到,往:~厕。5 假若,假设:~果。~若。假~。6 奈,怎么:~何。不能正其身,~正人何?7 与,和:“公~大夫入”。8 或者:“方六七十,~五六十”。9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其来。10 表示举例:例~。11 应当:“若知不能,则~无出”。12 〔~月〕农历二月的别称。13 姓。

zhǐ

1 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巨~(大拇指)。~甲。~纹。~印。屈~可数。2 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雨。3 (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着。~画。~南针。~手画脚。4 点明,告知:~导。~引。~正。~责。~控(指名控告)。~摘。~挥。~日可待。5 直立,竖起:令人发(fà)~(形容极为愤怒)。6 意向针对:~标。~定。7 古同“旨”,意义,目的。

zhǎng

1 手心,脚心:~心。手~。脚~。鼓~。易如反~。2 用巴掌打:~嘴。3 把握,主持,主管:~管。~权。~勺。~柜。4 鞋底或牲口蹄子底下的东西:鞋~。马~儿。5 〔~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6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