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祸幸灾的拼音、解释、组词
乐祸幸灾的简介:
犹言幸灾乐祸。谓以别人的灾祸为乐。
- 成语典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义参「幸灾乐祸」。见「幸灾乐祸」条。
2. 此处所列为「幸灾乐祸」之典源,提供参考。 1、「幸灾」:《左传.僖公十四年》冬,秦1>饥2>,使乞籴3>于晋4>,晋人弗与5>。庆郑6>曰:「背施7>无亲,幸灾不仁,贪爱8>不祥,怒邻9>不义。四德皆失,何以守国?」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庆郑曰:「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是则然矣。」虢射曰:「无损于怨,而厚于寇,不如勿与。」庆郑曰:「背施幸灾,民所弃也。」近犹雠之,况怨敌乎?」弗听。退曰:「君其悔是哉!」 〔注解〕 (1) 秦:春秋时国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地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地约在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 (2) 饥:荒年。 (3) 籴:音ㄉ|ˊ,买入谷物。 (4) 晋:春秋时国名。据有今山西省大部分与河北省西南地区,地跨黄河两岸。后为韩、赵、魏三家所分,遂亡。 (5) 弗与:不给。 (6) 庆郑:(?∼西元前538),春秋时晋国大夫。惠公四年晋饥,秦以粮助晋。次年秦饥,晋拒助之,庆郑谏而无效。后秦伐晋,晋败,惠公被俘,释归后,公乃杀庆郑。 (7) 背施:忘记别人给予的恩德。 (8) 贪爱:贪物爱财,不与人分享。 (9) 怒邻:得罪邻国。 2、「乐祸」:《左传.庄公二十年》冬,王子颓享五大夫,乐及遍舞。郑伯闻之,见虢叔曰:「寡人1>闻之:哀乐失时2>,殃咎3>必至。今王子颓4>歌舞不倦,乐祸也。夫司寇5>行戮,君为之不举6>,而况敢乐祸乎?奸王之位,祸孰大焉?临祸忘忧,忧必及之。盍纳王乎?」虢公曰:「寡人之愿也。」 〔注解〕 (1)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词。 (2) 失时:不合时宜。 (3) 殃咎:灾祸责罪。 (4) 王子颓:(?∼西元前673),春秋时周人,庄王宠妾之子。惠王时,大夫边伯等为乱,惠王出奔至郑,乃立子颓为王。 (5) 司寇:掌理刑狱之官。 (6) 不举:不举办盛宴。举,举宴。
3. 此处所列为「幸灾乐祸」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幸灾乐祸」系由「幸灾」及「乐祸」二语组合而成。「幸灾」见于《左传.庄公二十年》,故事是说晋惠公时,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粮给他们,帮助晋国度过难关。第二年,秦国也遇上荒年,向晋国购买粮食,晋国却不答应。大夫庆郑觉得这样不妥,劝晋惠公说:「忘恩负义会导致无亲;看见别人有难而高兴是不仁;贪爱财物不与人分享是不祥之举;得罪邻国是不义的行为。这四种美德都没有,如何能维持国家的长久?」虽然庆郑不断地劝说,但惠公还是没采纳他的意见。果真秦国收到消息后非常气愤,隔年起兵攻打晋国,晋国非但大败,连惠公都被俘虏了。此处原文就用了「幸灾不仁」。「乐祸」见于《左传.庄公二十年》,故事是说春秋时,周庄王的宠妾生了个儿子子颓,个性荒淫无知。惠王时,有几个大臣发动叛乱,夺取政权,将惠王驱逐,改立子颓为王。惠王逃到郑国,郑厉王打算从中调停,但听说子颓和大臣们每天听歌观舞、寻欢作乐,便对虢叔说:「我听说表达哀乐不看时机,必会遭致灾祸,子颓在国家动乱时还那样日夜笙歌,简直是『乐祸』。连刑官在执行死刑时,君王都不应设宴享乐,更何况是他们用不正当的手段夺取王位之时。眼前大祸临头还不知忧虑,这种人能接受他吗?」于是决定转而支持周惠王。后来这两个词语被合用成「幸灾乐祸」,用来指对于他人的不幸遭遇引以为乐。
1. 以别人的不幸灾祸为乐。参见「幸灾乐祸」条。《宋书.卷七四.沈攸之传》:「而攸之始奉国讳,喜见于容,普天同哀,己以为庆。此其乐祸幸灾,大逆之罪一也。」
词语解释
乐祸幸灾 (lè huò xìng zāi) 这是一个贬义词组,形容人因别人的不幸或灾难而感到高兴、欣喜。这种心理状态体现了极不健康的心态和情感倾向,在道德层面上是负面的。
- 乐祸(lè huò):喜欢别人的灾祸。
- 幸灾(xìng zāi):为别人遇到灾祸而感到庆幸或开心。
这个词组常用来形容那些对他人不幸无动于衷甚至感到快乐的人,反映了不良的心理素质和道德观念。在社会交往中,这样的态度被认为是不好的,应该避免。
造句
- 这些人对于邻居家的房子被大火烧毁的消息竟然是幸灾乐祸的,这种心态让人非常不满。
- 我们要反对那些乐祸幸灾、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不良行为。
- 小明得知小华这次考试没及格,他却乐祸幸灾地在班上嘲笑小华。
- 某些人对社会上的一些负面事件反而拍手称快,这是一种典型的乐祸幸灾心态。
- 遇到别人遭受不幸时,我们应该提供帮助和同情,而不是在一旁幸灾乐祸。
分词解释
lè,yuè,yào,lào
1 欢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无穷。~观(精神愉快,对事物的发展充满信心)。~天(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2 使人快乐的事情:取~。逗~。3 对某事甘心情愿:~此不疲。~善好(hào )施。4 笑:这事太可~了。huò
1 灾殃,苦难:~殃。~害。~患。~根。~端。~首。~事。战~。惹~。~从口出。~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2 危害,使受灾殃:~国殃民。xìng
1 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运。侥~。~存。~免。~未成灾。2 福气:~福。荣~。3 高兴:庆~。欣~。~甚。4 希望:~勿推却。~来告语之。5 宠爱:宠~。得~。6 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巡~。7 姓。zāi
1 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火~。~难(nàn )。~害。~患。2 个人的不幸遭遇:招~惹祸。幸~乐祸。破财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