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米的拼音、解释、组词
义米的简介:
yì mǐ
1.东汉末天师道首领张鲁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义舍"。 2.晋武帝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 3.谓备荒救灾之米。亦称"义仓米"。
1.东汉末天师道首领张鲁于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参见"义舍"。 2.晋武帝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 3.谓备荒救灾之米。亦称"义仓米"。
- AI解释
实际上,“义米”并非一个标准词汇或常用成语,它似乎并不是源自古代经典或者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表达。但根据“义”的含义和“米”的特性,我们可以创造性的理解“义米”,并结合实际情况来构建其意义。
详细解释
假设我们这样定义:“义米”是一种象征着公益慈善、无私奉献精神的特殊“米”。它不仅指代的是某种实物上的米粒,更深层次上是指一种以帮助他人或社会为己任的精神态度。在现代社会语境中,“义米”的概念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公益活动之中,如企业向贫困地区捐赠粮食等物资,或者个人自发参与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
造句
- 公司决定举办一次“义米”募捐活动,希望能够筹集到足够的粮食帮助到那些需要的人。
- 张大爷退休后加入了一个志愿者团队,他常常为“义米”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李阿姨每个月都会去社区进行“义米捐赠”,她认为这是一种回报社会的方式。
- 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义米”成为了许多学校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
-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共同播撒下“义米”的种子,让爱心在每个人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希望上述解释和造句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义米”的含义及其应用方式。如果有更多具体背景或需求,请随时告知!
分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