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狂言的拼音、解释、组词

口出狂言的简介:

kǒu chū kuáng yán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 AI解释

口出狂言》是一个汉语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说话极其没有分寸、放肆甚至侮辱他人。这个词中的“口”指的是嘴巴,“出”是发出的意思,“狂言”则是指非常不礼貌或者无理取闹的言论。使用这个成语时,强调的是说话者在言语上失去了应有的克制与礼貌。

详细解释: 1. 分寸感丧失:指说话者完全不顾及场合和对象,在公共或私人交流中随意发表不当言论。 2. 侮辱性言辞:不仅包括对个人的直接攻击,还包括无端指责、诽谤等行为。 3. 缺乏礼貌:说话者在对话中表现得极为粗鲁或者轻浮,可能会使用不雅词汇或是过分夸张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造句示例: 1. 他总是口出狂言,说些伤人心的话,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多交流。 2. 在会议上,小张突然口出狂言,指责同事工作不到位,导致会议气氛变得紧张。 3. 王经理要求员工在工作中尽量避免口出狂言,保持专业态度。 4. 张三因一时气愤,口出狂言侮辱了李四,事后感到后悔不已。 5. 在法庭上,辩护律师必须谨慎言行,避免口出狂言,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口出狂言》往往用于描述那些在言语中失去了自制力、冒犯他人或破坏交流氛围的行为。

分词解释

kǒu

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3 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5 破裂的地方:~子。

chū

1 从里面到外面:~访。初~茅庐。~笼。2 往外拿,支付:~力。~钱。~谋画策。入不敷~。3 离开:~发。~轨。~嫁。4 产生,生长:~产。~品。~人才。5 发生:~事。6 显露:~现。~名。7 超过:~色。~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席。~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处(chù)。语~《孟子》。10 显得量多:这米~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提~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kuáng

1 本称狗发疯,后亦指人精神失常:~犬。疯~。癫~。发~。~人。2 纵情任性或放荡骄恣的态度:轻~。~妄(极端自高自大)。~吠(狗狂叫,借指疯狂的叫嚣)。~乱。~野。~躁。~恣。~草(草书的一种,风格狂放无羁)。3 气势猛烈,超出常度:~风。~飙。~热。力挽~澜。

yán

1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2 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3 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4 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5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