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子的拼音、解释、组词

卷子的简介:

juàn/juǎn zǐ
一种面食品,和(huó)面制成薄片,一面涂上油盐,再卷起蒸熟。另见juàn·zi。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可以舒卷的书画。《儒林外史》第四○回:「萧云仙拿出一个卷子递与武书,道:『这是小弟半生事迹,专求老先生大笔,或作一篇文,或作几首诗,以垂不朽。』」

2. 试卷。《儒林外史》第三回:「如今自己当权,须要把卷子都要细细看过,不可听著幕客,屈了真才。」

《卷子》在古代汉语中通常指的是试卷或试题册,特指科举考试时考生提交给考官的书面答卷。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较少使用,更多的是用于历史文献或者特定语境中。

详细解释

  1. 用途:主要用来指代在科举考试或其他学术测试中提交的正式答案或作品。
  2. 形式:通常由考生根据命题手抄或印刷而成,格式和内容都需要严格遵守考官的要求。
  3. 重要性:是决定考生能否通过考试、获得功名的关键依据。

造句

  1. 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书生们会认真准备,书写工整的卷子以求获得好成绩。
  2. 这份《卷子》的内容非常精彩,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广泛的知识面。
  3. 古代学子为了考取功名,常常反复练习写《卷子》,提高自己的答题技巧。
  4. 《卷子》不仅是对知识的检验,也是古代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载体。
  5. 这次考试前,他熬夜研究历年来的《卷子》,希望能找到解题的诀窍。

希望这些解释和造句对你有所帮助。如果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

分词解释

juàn,juǎn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画~。手~。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第一~。藏书十万~。~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3 考试用的纸:试~。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3 动物的卵:鱼~。蚕~。4 幼小的,小的:~鸡。~畜。~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6 与“母”相对:~金(利息)。~母扣。~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乱~。胖~。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门。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