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贺敦的拼音、解释、组词

可贺敦的简介:

kě/kè hè dūn/duì
1.亦省作"可敦"。 2.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对可汗妻的称呼。

  • 修订版
  • AI解释

1. 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对可汗妻子的称呼。《旧唐书.卷一九四.突厥列传上》:「可汗者,犹古之单于;妻号可贺敦,犹古之阏氏也。」也作「可敦」。

词语“可贺敦”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历史时期或文化背景中的专有名词。根据字面和文献资料推测,“可贺敦”可能是古代某些游牧民族或者部落首领的一种称号或封号。在中国历史上,这一名称有时被用于描述北朝时期的柔然部族领袖。据史料记载,柔然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莫汗”、“可汗”,而“可贺敦”可能特指女领导人的称呼。

详细解释:

  • 历史背景:在古代中国北方游牧民族中,“可贺敦”一词通常用来指代柔然部族中的女性领袖。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统治者的尊重与称颂。
  • 含义解析:“可贺”,意为祝福、庆祝;“敦”,具有厚德载物之意,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拥有伟大品德和高尚情操的女性领导者。

造句示例:

  1. 在北魏时期,柔然部族中有位杰出的女首领被封为“可贺敦”,她的智慧和勇气令无数战士敬仰。
  2. 可贺敦是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领袖之一,在其统治下,柔然部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
  3. 如果说古代游牧民族有哪位女性能与成吉思汗相提并论的话,“可贺敦”就是其中之一。
  4. 虽然“可贺敦”一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它仍然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社会文化的重要词汇之一。
  5. 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可贺敦”不仅仅是一个称号,它更象征着女性领导者的权威与地位,在柔然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请注意,由于“可贺敦”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为罕见,并且其确切含义可能因历史时期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上述解释和造句主要基于对相关历史知识的理解构建的推测性解释。

分词解释

kě,kè

1 允许:许~。认~。宁~。2 能够:~见。~能。~以。不~思议。3 值得,认为:~怜。~悲。~亲。~观。~贵。~歌~泣。4 适合:~身。~口。~体。5 尽,满:~劲儿干。6 大约:年~二十。“潭中鱼~百许头”。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8 表示强调:他~好了。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谁见过呢?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同意?11 姓。

1 庆祝,祝颂:祝~。~喜。~词。~电。~礼。2 姓。

dūn,duì

1 厚道,笃厚:~朴。~厚。~实。2 诚心诚意:~聘。~请。3 督促:“使虞~匠”。~劝。~促。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