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头的拼音、解释、组词

叫头的简介:

jiào tóu/tou
1.戏曲锣经。多用于剧中人情绪激动而有所呼号﹑控诉时。有单叫头﹑双叫头之分。一般使用单叫头。情绪特别高昂时,重复一次,称双叫头。

  • 修订版
  • AI解释

1. 一种传统戏曲的锣经。多用于剧中人物情绪悲伤、愤怒,高声呼号或控诉时。分为单叫头、双叫头和三叫头。一般使用单叫头,情绪特别激昂时则用双叫头或三叫头。

叫头》,这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含义,但通常它指的是一种吆喝声或叫卖声。这种叫卖声是商贩吸引顾客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在古代尤其常见,尤其是在市场和集市上。叫头不仅用于叫卖商品,有时也用来传递某种信息或者引起注意。

详细解释

  1. 含义叫头是指用于招揽顾客、宣传产品或服务的吆喝声。
  2. 特点
  3. 声音响亮、有特色,易于吸引路人的注意力。
  4. 内容简洁明了,能迅速传达商品的信息。
  5. 有时也用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意图。

造句

  1. 在那个时代,商贩们依靠叫头来吸引顾客,他们往往会在市场上大喊“新鲜的水果!快来买呀!”
  2. 小时候,我总是喜欢在市场逛的时候听那些卖小吃的小贩们的叫头,每次都能让我垂涎三尺。
  3. 为了增加客流量,许多商家开始设计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叫头来吸引顾客,比如“香喷喷的烤肉来了!快来尝一尝!”
  4. 古代商人的智慧在于他们不仅能够准确地描述商品的特点,还能通过叫头传达出某种愉悦或诱惑的感觉。
  5. 在一些文艺作品中,作家们也会运用叫头这一元素来描绘那个时代的市场场景,例如“‘热乎的豆包!’小贩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温暖。”

这些句子展示了“叫头”这个词在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方式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分词解释

jiào

1 呼喊:~喊。~嚣(呼喊,吵闹)。~阵。~座(戏曲或演员能吸引观众,看的人多)。~苦不迭。鸣冤~屈。

tóu,tou

1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骨。~脑。~脸(❶头和脸;❷指面貌;❸指面子,体面)。~角(jiǎo )(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2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留~。剃~。3 物体的顶端:山~。笔~。两~尖。4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从~儿说起。~绪。5 物体的残余部分:布~儿。6 以前,在前面的:~三天。7 次序在前,第一:~等。~生。8 首领:~子。~目。9 方面:他们是一~的。10 临,接近:~睡觉先洗脸。11 量词,多指牲畜:一~牛。12 表示约计、不定数量的词:三~五百。13 (tou)名词后缀(❶接于名词词根,如“木~”。❷接于动词词根,如“念~”。❸接于形容词词根,如“甜~儿”)。14 (tou)方位词后缀(如“上~”。“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