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的拼音、解释、组词

凉州词的简介:

liáng/liàng zhōu cí
1.即《凉州曲》。内容多描写西北边陲的风光及战争情景,其中以王翰和王之涣所作最为著名。

  • AI解释

《凉州词》,这是一部古代中国诗歌,实际上并非一个专有名词或特定词汇,而是指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述了边塞的独特风景与悲壮情感,被誉为“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凉州”是指当时的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城市。

《凉州词》的原文如下: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详细解释

  1. “黄河远上白云间”:这句描绘了从远处看,黄河似乎连着天空中的云朵。这里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色的壮观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边塞地势的险峻和遥远。
  2. “一片孤城万仞山”:诗人用“孤城”来突出边塞地区环境的荒凉与独特。“万仞山”的描绘强调了边塞地区的高山环绕,增加了画面感。
  3. “羌笛何须怨杨柳”:这句诗中,“羌笛”是古代西域的一种乐器,用来表达情感或传达信息。这里的描述可以理解为诗人借由羌笛的音调,表达了对于远离家乡亲人的怀念与无奈。“杨柳”的意象常被用在文学作品中象征离别之情。
  4. “春风不度玉门关”:最后一句通过对比边塞地区与中原地区的情景,暗示了边塞地区的荒凉和艰苦。尽管是春天,但寒冷的气候使得春风吹不到玉门关以西的地方。

造句

  1. “远眺黄河,它仿佛在白云之间蜿蜒流过,好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2. “这孤城被群山环绕着,显得格外孤立无援,令人不禁想起了《凉州词》中的描述。”
  3. “每逢羌笛声起,总会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正如《凉州词》中所描绘那样,让人感伤不已。”
  4. “尽管春风已至,但玉门关那荒凉之地依旧保持着冬日的寒冷,这景象不禁让人想起王之涣的《凉州词》。”
  5. “站在高处,我遥望远方的黄河,心中涌起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仿佛穿越了时空,重温了一遍《凉州词》中的诗意。”

这些句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引用或联想到了《凉州词》的内容和情感,既保留了原诗的意境,又进行了适当的现代语境下的扩展。

分词解释

liáng,liàng

1 温度低:~快。~爽。~意。~气。阴~。~丝丝。~亭。荒~。2 喻灰心,失望:听到这消息,我~了半截。3 中国西晋末年至北魏,各族统治者在西北地区建立的割据政权:五~(前、后、南、北、西)。

zhōu

1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县。杭~。2 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

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汇。~书。~典。~句。~序。~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歌~。演讲~。誓~。~章。~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人。~谱。~牌。~调(diào )。~韵。~曲。